随着复工复产、复市复业继续推进,在“二师兄”(猪肉)、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带动下,6月CPI同比有所回升。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负转正,但同比仍下降3%,处于年内的较低水平。
接受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认为,6月CPI同比和PPI同比都止跌回升,朝着合意水平的方向发展。但需要看到的是,核心CPI同比继续回落,反映了当前供过于求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后续应该继续稳需求。考虑到当前通胀预期有所企稳、社会需求有所恢复,但未来疫情情况仍具备较大不确定性,应保持货币政策的宽松节奏,适当预留政策空间,重点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符合市场预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CPI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并继续处于“2”区间。
具体来看,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影响CPI上涨约2.2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影响C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牛肉和羊肉价格均仍处于两位数的涨幅,且涨幅与上月相比均变动不大。
环比来看,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受生猪出栏减缓、防疫调配要求从严及进口量减少等因素影响,猪肉供应偏紧,同时餐饮和团体消费需求有所回升,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8.1%转为上涨3.6%。同时,我国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北京新发地市场出现聚集性疫情,导致部分地区蔬菜短期供应紧张,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12.5%转为上涨2.8%。但综合时令水果大量上市、鸡蛋供应充足,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出行,夏装开始打折促销等因素,CPI环比下降0.1%。
粤开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德礼对记者表示,需要看到的是,核心CPI同比0.9%,继续回落,反映了当前经济供过于求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后续应该继续稳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6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8%。
民银智库宏观分析师应习文表示,由于北京疫情出现反复,南方地区持续降雨,对食品供给产生冲击,猪肉价格在连续3个月下行后出现反弹等因素影响,6月份CPI同比增幅结束了连续5个月增速回落的局面。非食品方面,需求端虽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处于偏弱势。
PPI环比2月以来首转正主要行业价格同比降幅均有收窄
考虑到前期供给端基本修复,短期市场注意力更多集中于需求端的修复情况。数据显示,6月份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4%,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环比均由降转涨。
董莉娟介绍,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22个,比上月增加12个。具体来看,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石油相关行业产品价格止降转涨,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8.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平转涨,上涨1.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上述五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
同比看,PPI仍处于负值,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这是PPI同比降幅2月以来首现收窄。董莉娟指出,主要行业价格的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认为,PPI低点已过,进入缓慢回升通道。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记者表示,布伦特原油均价由3月份的18.6美元/桶上涨到6月份的40美元/桶,同期CRB指数从355提高到365。PPI环比上涨的背后,是全球需求在社会和经济重启背景下的回暖。遵循“PPI看全球需求、全球需求看中国”的逻辑。国内工业需求在前期复工复产帮扶政策和货币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出现快速回升,工业增加值、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当月增速均纷纷由负转正,尤其是基建投资增速在5月份达到10.9%。因此,6月份PPI环比转正是有实体经济需求支撑的。
张德礼认为,PPI环比转正,主要由上游和中游行业贡献的。这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国内制造业稳步恢复、终端需求持续改善有关,PPI环比转正,也从侧面反映了经济回暖的趋势。6月CPI同比和PPI同比都止跌回升,朝着合意的水平发展。
如何看下半年走势?
食品项中猪肉价格走势是影响CPI走势的重要因素。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6月中旬的发布会上曾表示,预计三季度,猪肉价格将稳步回落,全年CPI涨幅有望收窄,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接受记者采访的机构分析师普遍预期,下半年CPI下行仍是大概率。张德礼表示,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CPI翘尾将明显回落。应习文也提到,在去年基数大幅上升的情况下,CPI同比增速逐步回落仍是大概率事件,疫情变化、天气情况与猪肉价格走势仍将是整体CPI下行走势中的波动因素。
伍超明表示,当前CPI和PPI的走势变化,在预期范围之内。预计下半年CPI同比增速将逐季下行,但四季度CPI走势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