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系列七:财政的灵魂问题:后劲不足?&钱花不完?
时间:2020-07-09 00:00:00来自:华创证券字号:T  T

一、聚焦下半年财政支出:两个问题,同一映射

当前市场对下半年财政支出有两个典型问题:第一,“财政会后劲不足吗”?

第二,“财政的钱花的完吗”,反映了市场的两种典型担忧:前者担心的是收入掣肘支出,即下半年收入是否能完成预算。后者担心的是支出实际落地,即下半年财政支出效率如何。两者映射的都是“下半年基建到底会不会回落”?

二、财政会后劲不足吗?

对后劲不足的担忧主要来自于收入端,也即收入掣肘问题。财政部判断今年财政收入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主要在于税收收入的弱可控性和非税收入的预算弹性。但能够确定的是,收支缺口可通过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进行弥补,近年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未低于预算目标,只在于超支多少。就1-5月情形来看,地方财政支出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同比已翻正,相比今年预算目标(-3%)形成“安全垫”,财政后劲不足目前无需多虑。

三、财政的钱花的完吗?

我们提示至少存在五点可能使财政下半年发力低于市场预期:

(一)市场可能高估了广义财政支出的全年目标和下半年中枢今年地方二本账支出中有约2万亿需调入一本账弥补收支缺口,二本账支出全年目标增速实际应为15.8%,较预算草案目标低了22个百分点。广义财政支出的下半年增速中枢和全年预算目标增速较直接按预算草案目标计算的增速分别低了10个、6个百分点。

(二)市场可能低估了前5个月财政发力强度,而对财政后倾发力“想当然”

明确全年支出目标后,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的余力多寡,实际上取决于上半年已发力几成,可通过财政存款判断:若财政存款增加较多,说明财政有所“蓄力”。今年专项债发行空前前置,但1-5月财政存款并未大幅新增,甚至弱于去年同期,说明1-5月财政对冲疫情的努力可能被低估,并无刻意“蓄力”。后7个月财政存款投放或将低于去年,“余力”并不充足。

(三)资金质量的明忧

站在基建融资视角,广义财政资金实际可用于基建支出的资金可能没那么多:1.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较去年仅增加224亿;2.对于地方专项债,需留意“专项债收入一般化”的资金分流:我们估算1.6万亿专项债增量资金中将有约5000亿需调入一本账。此外,国常会允许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据21世纪经济报道约2000亿);3.对于特别国债,1万亿额度本就在此前市场预期下界,其中可用于基建比例也不及目前市场预期的7:3,可用于基建资金增量最终可能仅在5000多亿。

(四)项目质量的隐忧

站在基建项目视角,项目质量或有“隐忧”:从专项债项目看,2019年新增地方债“超过四成”用于在建项目,而今年新增专项债用于在建项目比例达64%,且二季度新开工项目占比并没有改善。此外,允许专项债注资中小银行或已释放年内专项债“供大于求”信号,下半年基建项目储备可能后劲不足。从特别国债项目看,基建细分领域投向与“六保”重合、基建“纯度”存疑。

(五)气候要素的干扰

当前持续强降雨过程已拖累基建原材料需求,后续或将带来停工停产风险

四、支出效率受限,下半年财政支出可能不及市场预期总体来看,我们认为虽然今年通过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可使收入掣肘支出问题无虞。但受限于支出效率,下半年财政支出可能不及市场预期。

风险提示:

财政收入波动超预期,专项债、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改变,洪涝灾害超预期。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