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也是产业和金融升级的"协奏曲"
时间:2020-07-08 00:00:00来自:证券日报字号:T  T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决定性成就。7年多来,全党上下精准施策,合力攻坚,目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各级干部和贫困地区群众齐心协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驰而不息向决胜目标挺进。

如何做好当前和下一步工作,全面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巩固已经取得的脱贫成果?脱贫攻坚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独家专访。

较真碰硬“督”

凝心聚力“战”

《证券日报》记者:2020年,脱贫攻坚到了决胜时刻,您认为还有哪些要攻克的难题?

刘永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时7年多,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目前,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780个宣布摘帽,未摘帽县还有52个;全国12.8万个贫困村,还有2707个没有脱贫。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任务接近完成。

目前,没有脱贫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没有摘帽的贫困县,数量上看不是很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得住、巩固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今年以来,我们对尚未摘帽的52个县和脱贫任务重的1113个贫困村实行挂牌督战。在今年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国家层面,从多个方面加大督战力度,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为这52个县安排了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8亿元。各地也持续加大攻坚力度,比如,新疆南疆地区有16万贫困人口,目前5万多名各级机关干部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四川凉山也有5万多名干部参加帮扶。云南怒江贫困户搬迁的任务比较重,帮扶人员就组成“背包队”,帮助老百姓从山上往山下搬,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搬迁任务。我们相信,只要全国上下绷紧弦、加把劲,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我们完全能够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证券日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不小压力,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刘永富: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是很大的。疫情之初,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全年务工时间相比往年少了1个月到2个月;二是贫困户生产经营受损,如种子、化肥等农资不能及时到货,生产出来的产品出现了滞销;三是驻村帮扶工作受限,帮扶干部下不去;四是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扶贫项目复工复产延迟。

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应对疫情影响政策措施,扶贫办会同多个部门及时研究制定涉及资金、产业、就业、兜底保障、消费扶贫、驻村帮扶、干部培训等多方面的具体措施。我们建立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分析应对机制,按照分区分级精准施策的要求,指导各地做好工作。重点是做好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工作,实施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的政策措施。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开发新的公益岗位,促进外出务工困难的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同时,积极推动消费扶贫行动,开展扶贫产品认定,采取单位购买、建立扶贫交易市场、市场主体销售、有关互联网平台销售等多种方式,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加强统筹调度,督促各地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和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落实应对疫情的各项支持政策。

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和相关举措落实到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逐步克服。截至6月30日,25个省份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830.91万人,是去年外出务工总数的103.73%。中西部22个省份安排扶贫项目42.91万个,已开工项目40.86万个,开工率95.24%;有扶贫龙头企业28661个,已复工28057个,复工率98%;有扶贫车间30247个,已复工30119个,复工率99.6%;共认定63278个扶贫产品,销售金额784.61亿元。接下来,要把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重点是要做好稳得住、卖得出、兜得牢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稳得住,主要是做好贫困劳动力稳岗工作,把已经输出的人员稳定在企业,稳定在输入地。卖得出,主要是持续加大消费扶贫行动的力度,落实好消费扶贫各项措施,促进贫困地区扶贫产品销售。兜得牢,主要是对特殊困难的贫困群众,采取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多种措施,确保兜底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确保这部分群众的生活不出现问题。

形成大扶贫格局

凝聚起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