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莘莘学子而言,中考、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几年的学习成果即将接受检验。而对我国宏观经济而言,也即将收到“半年考”的成绩单——从下周开始,即将有今年上半年最重磅的一波数据来袭,包括6月份的金融数据、社融规模、CPI、PPI、外贸数据……
那么,预计我国宏观经济“中考”成绩如何?证事听君邀请了多位专家,并结合机构预测提前“估分”!
专家预计二季度GDP大概率转正
6月份的多个经济数据即将公布,可以说二季度GDP情况如何,成为牵动市场的一大热点,证事听君采访的多个专家预测,二季度整体经济动能将进一步提升,GDP增速大概率转正。
值得关注的是,从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预计二季度GDP增速2.7%左右。二季度二产的恢复是较为强劲的,无论是工业还是建筑业。如果说一季度二产、三产同等幅度的拖累了经济的话,那么二季度,拖累经济的,主要是三产,后续经济的修复,也主要靠三产。二季度,按照估算,回升至2.7%的情况下,二产贡献1.8%(去年二季度二产贡献2.3%),三产贡献0.9%(去年二季度三产贡献3.6%)。三产恢复情况明显慢于二产。
国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
5月份经济数据奠定了接下来经济逐级抬升的态势,预计二季度GDP增速3.4%。5月份的经济数据中,基建和房地产表现出较强的景气度,出口冲击体量也小于预期,奠定了接下来经济增速逐级抬升的态势。从6月份的高频数据和PMI数据来看,二季度整体经济动能仍然在进一步提升。但疫情对于部分行业的冲击影响仍然未曾完全消散,经济从一季度休克状态中环比恢复的动能也在慢慢回归常态。从高频数据中可以看出,5月份行业景气已经有些分化,加速度在衰减。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
二季度以来,经济持续向合理增长区间靠拢。供给端,复工复产基本达成,PMI已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工业增加值持续修复,6月上旬全国全口径发电量同比增长约9.1%,大超预期,预计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达6.4%。需求端,整体上呈现投资领先消费的特征,5月份当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9%,投资数据由负转正,地产和基建表现强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亦大幅改善,引领经济修复;消费如期稳健修复,预计6月当月增速可实现由负转正;二季度最大的亮点来自净出口,抗疫物资出口加速及中国生产能力填补全球供给缺口的逻辑下,预计二季度贸易顺差或超万亿元,对GDP将有较强正向拉动。总体看,二季度GDP增速有望转正至3.3%。
6月份新增信贷有望达1.8万亿元
今年4月份、5月份的金融数据可谓“暖意盎然”,即将公布的6月份金融数据可否延续前两月的“暖意”,为第二季度交出一个亮眼的成绩单?
在正式数据出炉前,多位专家及机构都进行了预测。总体来看,专家及机构给出的新增信贷预测值在1.75万亿元至1.85万亿元区间,均值为1.8万亿元;新增社融最小值为2.6万亿元,最大值为3.15万亿元,均值约2.88万亿元。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
6月份新增信贷约为1.75万亿元,前值为1.55万亿元。6月份货币政策整体宽松基调不变,但是考虑到经济秩序逐渐恢复、近期资金套利有所抬头,货币政策边际上略有收紧。一是,LPR利率从4月份到6月份连续3个月保持不动;二是,6月份一般是资金需求的大月,但是从央行的公开市场流动性投放来看,6月份资金投放1.74万亿元,资金回笼2.305万亿元,净回笼5650亿元;三是,6月份金融监管政策边际收紧,对结构性存款、场外配资、私募基金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整治。同时,考虑到6月份央行新设了2个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企业信贷有一定支撑。
6月份专项债发行规模较上月应该会明显回落,预计6月份社融约为2.9万亿元。
民银智库宏观团队
预计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万亿元。企业贷款方面,国常会要求金融系统向企业让利1.5万亿元,央行推出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发力宽信用,企业贷款增长良好。居民贷款方面,商品房购买需求继续释放和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将促进居民贷款稳健增长。
5月份地方债放量发行后,6月份地方债发行量有所下降,对社融贡献回落,但特别国债逐步启动发行提供了新的支撑;6月份企业债发行节奏有所放缓,取消或推迟发行比例提高,企业债券净融资贡献也将回落;表外融资有望继续正增。综上而言,预计6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或将达到2.6万亿元。
天风证券研报
6月份新增贷款1.85万亿元,同比多增;上半年新增贷款预计达12.1万亿元,同比多增2.46万亿元。其中,个贷增长较快,预计个贷增加8000亿元。同时,预计6月份企业信贷增加1万亿元,同比多增。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改善,预计短贷及票据融资合计增加4000亿元;基建及房地产投资提速,中长期信贷投放较好,预计增加6000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