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十八洞村打出产业扶贫的"深井":打工的人儿回来了 人的心儿也回来了
时间:2020-06-30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我杨英俊几十年一心一意种田,种成个贫困户。”不甘心被识别为贫困户的杨英俊,与妻子盘算着家底。两人一合计,人均年收入需要2850元才能脱贫,是他们实际收入的两倍多。看到这个数字,杨英俊一声长叹。

电影《十八洞村》的这一幕,酸楚又真实。十八洞村,一个偏隅湘西的苗族小山村,村穷与民苦就像是“穷根”上结出的两个“苦果”。2013年前,在十八洞村,像杨英俊这样年收入仅千元的贫困户,占比高达56.76%。

“穷,就得拔穷根”。2013年11月,“精准扶贫”的号令声响起,十八洞村脱贫攻坚的征程全面提速。7年间,这座有灵气、有历史、有底蕴的苗族小寨,打赢了脱贫致富“翻身仗”,绘就了一张产业扶贫“新图谱”。

十八洞村热闹起来了

上证报记者抵达十八洞村梨子寨时,正当仲夏晌午。阵阵清新的山风,迎面扑来。放目远眺,在蜿蜒滴翠的青山里,一个个青瓦木屋的苗寨,似一幅幅历久弥新的水墨画。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笙歌唱晚。

“开饭了。”民宿老板娘阿雅的轻声一唤,游客的目光被拉到了饭桌上。红苋菜绿色天然,苗族腊肉和猪蹄香味四溢……最近刚把民宿翻新的阿雅说,这是外来游客最常点的几道菜。每逢周五,她都要与丈夫提前忙碌起来,准备迎接周末旅游小高峰。

身为土生土长的苗族阿妹,阿雅是十八洞村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者。搜寻苦涩的记忆,十八洞村全村过去仅100多户,大龄单身汉就有37个;村里的女人生完孩子,甚至连红糖水也喝不上。

曾因险远而人迹罕至的十八洞村,凭借着旖旎“身姿”热闹起来了。2013年“精准扶贫”战役打响,决心将优势资源产业化的十八洞村,将自然景观优势与淳朴民俗民风结合起来,把这里打造成精准扶贫教育基地和美丽乡村旅游胜地。

眼见旅游的人与日俱增,不少村民像阿雅一样开始谋划致富路。

外省媳妇孔大姐,就是第一批在苗寨经营农家乐的“尝鲜者”。“十八洞太穷了。”2012年,孔大姐来此相亲,“穷”是这个小山村留给她的唯一印象,亲事也因此搁浅。时隔3年后,十八洞村已小有名气,慕名再来此地的孔大姐,被这里的变化震惊了。

“基础设施改善了,产业有了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看到十八洞村的改变后,孔大姐决定留下来,与丈夫经营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孔大姐说,现在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接待130多个客人。

2019年,十八洞村共计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余万元。民宿、农家乐、生态农产品换来了幸福生活,全村10多家农家乐年均收入达20多万元。

八方来客,让千年苗寨升腾起了火热的生活气息。“以前,我们十八洞村,不仅本地人讨不到老婆,年轻人也不愿意留下来。现在,不仅外地媳妇愿意嫁进来,回到苗寨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阿雅笑着说。

一汪“致富泉”留住年轻人

31岁的隆忠奎,正是“回家”的年轻人之一。

从前,群山环绕的十八洞村人均耕地仅0.83亩,还是从狭窄的山坳沟壑间“扒”来的。土地资源匮乏,交通环境闭塞,产业经济短缺,年轻人找不到出路,只能被迫外出务工。遵从“宿命”的隆忠奎,16岁便只身离开大山,在江浙地区闯荡。

尽管在沿海地区务工收入可观,但长期远离家乡和亲人,隆忠奎倍感孤寂。2017年10月4日,隆忠奎找到了“回家”的理由。这一天,十八洞村山泉水厂正式建成投产,这让隆忠奎这样的年轻人决定留下来。“有了山泉水厂,我就能回到家门口工作了。”凭借多年在五金厂的技工经验,隆忠奎顺利成为了水厂的一名设备维修工人。

如今的隆忠奎,月收入有4000元上下,遇到加班,能拿到七八千元。“重要的是,我可以照顾在家的老人和小孩,心里踏实多了。”隆忠奎说。

十八洞村山泉水厂坐落在群山深处。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往下,在人迹罕至的河谷平地上,一座绿色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与环绕的绿茵交相辉映。

“虽然水厂只有一条生产流水线,但每小时能生产1.2万瓶山泉水,投产次年全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在厂长王志勇看来,十八洞村山泉水厂是一汪“致富泉”。

十八洞村有什么?能发展什么?需要什么?这3道题曾考验着十八洞村的智慧和能力。为了找到真正适合十八洞村发展的现代产业,小苗寨前后接待过多批扶贫考察团的调研。

2017年,一支由身任全国人大代表的企业家组成的特殊考察团造访十八洞村,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正是随团人员之一。在前往十八洞村的路上,王填与随行人员几番商讨,在十八洞村建腊肉厂、米酒厂的想法,都被一一否决。

“十八洞,有洞就有水,有没有好的泉水呢?”王填转念提出疑问。时任十八洞村村主任的施进兰表示村里两口洞里有很好的泉水。王填立马提出实地考察。在崎岖的山路上,两人跋涉了1个小时,终于抵达目的地。尝到了清甜可口的泉水后,王填兴奋不已:“高山有好水,山洞酿甘泉。”

很快,步步高集团决定斥资3000万元在十八洞村建设山泉水厂。从一纸“蓝图”,到2000余平方米的生产基地落成,十八洞村山泉水厂的诞生仅用了161天。

水厂正式投产后,十八洞村以“水资源”入股,除了每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