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5个国家的外长或部长级官员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与会,会议发表了联合声明。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以及全球经济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但“一带一路”合作逆势前行,对沿线国家投资合作保持增长。据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5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同期总额的15.5%,较上年提升2.9个百分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469.8亿美元,同比增长0.1%,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4.8%。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义桅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疫情暴发以来,国际社会上唱衰“一带一路”的声音不断,国内也不乏担心。“担忧主要是三个方面:中国经济受到疫情冲击,是否还有充足的资金向‘一带一路’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受到重创,是否会出现赖账;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中美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前景是否黯淡。”他指出,中国在此时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是对诸多疑虑进行的回应。
“中方发起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就是希望在这样一个困难时刻,与合作伙伴一道,发出团结合作的共同声音,坚定我们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增强各国合作战胜疫情的信心。”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会上表示。
王毅指出,事实证明,疫情没有逆转“一带一路”合作的势头,反而凸显了“一带一路”合作所具有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经历风雨,“一带一路”合作的基础必将更加牢固,动力必将更加充沛,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在向会议发表的书面致辞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义桅认为,过去“一带一路”建设强调建设“五路”,即“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而在当前新冠疫情蔓延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特殊背景下,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的提法,强调了侧重点的转变。“以前谈到‘合作’主要是指经济合作、互利共赢,现在更多是强调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包括抗击疫情、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推动经济恢复等。”
坚持“多边主义”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各国普遍认识到,这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然而,在最需要国际合作的时刻,美国却推脱责任并进行“甩锅”,其奉行的单边主义给全球团结抗疫带来阻碍。
习近平在书面致辞中指出,疫情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深刻启示。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疫情也给现有全球经贸格局和国际秩序带来深远影响。王毅在会上强调,“一带一路”合作应当成为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坚力量。联合声明也提到,我们确认联合国系统在促进和协调全球全面应对新冠病毒传播方面的核心作用和成员国所做努力,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关键领导作用。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正面临冲击,中国在维护多边主义、引领全球化发展时,应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多边合作议程的协调。接下来,如何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新的战略协作,也将是一个重点。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以多种方式支持了发展中国家的抗疫,包括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向77个有关发展中国家暂停债务偿还、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等。
赵可金称,“一带一路”很多项目进行到一半,还未形成自我成长的动力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并没有像一些西方国家所质疑的那样,通过放贷制造“债务陷阱”,而是通过免除债务的方式,缓解非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帮助非洲经济的发展。
加快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王毅在会上强调,我们要加强公共卫生合作,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落实好去年高峰论坛联合公报中关于加强卫生领域合作的承诺,分享抗疫经验,合作推进抗疫物资的援助与供应,药物、疫苗的研发生产,加快共建“健康丝绸之路”。我们要继续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协调全球疫情防控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探讨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适时举办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级别会议。我们也要像对待本国公民一样照顾好对方的公民,为参与“一带一路”和其他合作项目的人员及时提供医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