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宏观高频数据跟踪
美国疫情有所反弹。国内生产继续稳步回升;高频数据显示地产与消费需求回暖。美国新增确诊近期略有上升,其中复工进度较快的10个州疫情出现反弹;巴西、印度疫情仍在继续恶化。由于疫情反复,北京有35个街乡镇升级为中/高风险地区,并开始限制人员离京。国内生产方面,日耗煤同比增速从4.7%上升至8.3%。半钢胎、焦化企业开工率环比上升,高炉开工率大体持平。需求方面,上周建筑钢材成交量同比增长11.7%,增速继续维持高位。6月1-14日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4%、部分受去年6月基数走高影响。30城商品房成交量环比继续上升,同比跌幅约3%。6月1-18日,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6.78亿件,同比增长48.66%。
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有所上升,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修复。上周农业部食品批发价格环比上升1.9%,同比涨幅从前一周的2.1%上升至3.7%。上周国际油价、国内动力煤、螺纹钢与化工品价格环比均有所上升。
流动性边际收紧;国债收益率曲线上移;特别国债发行启动。上周央行续作部分MLF但维持利率不变,下调14天逆回购利率20bp、与此前7天逆回购下调的幅度一致。总体来看,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600亿元。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上升24bp至2.17%。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3bp至2.88%。上周政府债净发行1773亿元,其中特别国债净发行1000亿元,剩余特别国债预计将在7月底前发行完毕。上周人民币兑美元大体持平、兑一篮子货币微升0.1%。
上周主要宏观事件与数据回顾
基建+地产投资继续领跑、更多消费领域需求修复;税收跌幅继续收窄。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4月的3.9%上升至4.4%。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从4月的-7.5%大幅回升至-2.8%。5月月报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4月的0.8%上升至3.9%。分部门看,基建、地产投资继续加快,公共部门投资增长明显领先于民间投资。5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0%,比4月15%降幅进一步收窄。
宏观政策面值得关注的事件:1)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1。2)易纲指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隐含年度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3.1%、社融增长12.0%,下半年隐含增长率有所回落);疫情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2。3)据媒体报道,银保监会明确要求压降信托通道业务以及违规业务3。4)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举行对话,是近5个月以来中美高层官员第一次面对面会谈4。
本周宏观主要观察点
6月22日将发布6月LPR;6月28日将发布5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我们将关注新冠疫情是否出现反弹,中国端午假期的消费恢复情况,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以及中美关系的相关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