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形势缓解叠加逆周期调控不断发力,5月份经济数据亮点频频。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比4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降幅比4月收窄4.7个百分点。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3%,降幅比1-4月收窄4个百分点。
对于5月经济的整体表现,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4月份以来,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工业增加值单月增速已全部转正,消费增速降幅亦大幅收窄,前期政策对冲效果已有所显现。“从一系列积极变化可以判断,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大概率转正,经济增速将呈逐季提高趋势。”
汽车等消费加快恢复
消费数据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降幅已在持续收窄。
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73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比4月份收窄4.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79%。其中,汽车类增长3.5%。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指出,在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带动下,居民购车和换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销售回暖。3月以来,广州、深圳、南京、成都、上海等多地实施购车补贴政策。从补贴金额看,部分地区可达万元。
华创固收团队认为,5月汽车消费较4月汽车消费有所回暖,叠加4月底及5月初“消费券”的集中下发,是5月社零增速较大的重要原因。
6月8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60.9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上涨12.6%。乘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5月数据对狭义乘用车销量而言,是过去11个月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这也意味着疫情以来呈现谷底“V型”回升的良好态势得以确认。展望6月车市,乘联会分析,6月有21个工作日,相对去年6月多两个工作日,有利于车企产销持续回升。
同时,房地产销售也在不断恢复。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487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3%,降幅比1—4月份收窄7.0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6269亿元,下降10.6%,降幅比1—4月份收窄8.0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指出,房地产销售有所恢复,促进家电更新消费政策发力,居住类商品零售额由降转升。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3%、3.0%和1.9%,而4月份分别下降8.5%、5.4%和5.8%。
基建投资快速推进
数据显示,1-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6.3%,降幅比前4个月收窄5.5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0.3%,降幅比前4个月收窄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4.8%,降幅比前4个月收窄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丁勇表示,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在一系列稳投资政策的作用下,投资项目建设持续加快,投资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均由负转正。
对于制造业投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目前的投资结构出现分化,制造业投资在整体投资中处于弱势,外需减弱对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企业带来较大影响,整体制造业投资跌幅仍有可能在两位数。
中泰证券表示,疫情冲击下企业盈利预期较弱,短期制造业投资的回暖仍受一定制约,不过结构来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已经回正。
关于下一步走势,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指出,短期内制造业改善空间有限,但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未来基建投资增速将迎来快速反弹,全年增速有望实现8%以上的高增长。
哪些行业后市值得关注?
5月份经济数据表现出的行业分化加剧。投资略好于预期,其中基建和地产投资继续向好。
光大证券表示,消费总体回暖,但分化加剧,食品饮料烟酒、日用品、医药、通讯器材等必需品或疫情利好品类继续保持较快增速;非耐品仍较弱;耐用品中,汽车零售转正,地产链消费小幅转正;餐饮恢复继续滞后。
该机构指出,投资、消费、出口分化带来工业生产分化,工业生产中机械、采矿、黑色(基建、地产拉动),高新技术行业(政策推动),汽车制造(低基数),纺织服装(出口超预期)等行业向好,但消费制造恢复较弱。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此前指出,投资方面,5月专项债发行继续提速,基建开工速度加快,基建投资继续修复;房地产销售明显改善,土地市场热度持续。高频数据显示,螺纹钢产销两旺,水泥、钢材库存均快速下降,也印证了基建、地产投资加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