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解读:5月社融数据超预期 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修复
时间:2020-06-11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网字号:T  T

6月10日,央行公布了5月的金融数据,其中社融数据超预期。截至5月末,社融存量为268.39万亿,同比增长12.5%,相比4月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19万亿,预期3.1万亿,前值3.09万亿,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持平;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6.8%。

星石投资表示,从数量上看,5月社融整体符合市场预期,其中政府债券提供了主要的增量;另外,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都有较为明显的多增。

从结构上看,此次社融数据有两大亮点,分别是非金融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明显修复以及5月企业资金面情况有所好转。

展望未来,星石投资认为,社融保持较快增长的状况有望延续,但是边际上可能会有所弱化。一方面,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规划,未来还有1.46万亿专项债+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需要发行,将会对社融形成一定的支撑;而且,为了实现新增就业、赤字率等目标当中隐含的经济增长预期,后续仍然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才行。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疫情也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接下来货币政策的重心将会逐步从“宽货币”转变为“宽信用”。在1-4月社融高基数的条件下,未来社融环比增速可能会有所弱化。

金融数据整体符合市场预期政府债券是主要增量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8.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相比上月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5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19万亿,预期3.1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多增1.48万亿,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其中,政府债券提供了最主要的增量,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额达到1.14万亿,同比多增7505亿元。除此之外,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量也较为明显,分别相比2019年同期多增3647亿元、1938亿元和1604亿元。

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明显修复

此次社融数据结构上的亮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8万亿,预期1.6万亿,总量略不及预期,但是非金融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明显修复。5月非金融企业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5305亿元,同比多增2781亿元,显示“宽信用”相关举措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第二,企业资金面情况明显改善。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持平,比2019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6.8%,增速分别比4月和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大致对应过来,意味着新增活期存款(M1-M0)1.2万亿,其中包括较大一部分的企业活期存款,4月这一数据为减少3362亿元,表明5月企业资金面情况有所好转。

未来社融保持较快增长的状况有望延续但是边际上可能会有所弱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融增速要明显高于去年”这个“明显高于”偏向定性的判断,我们很难说今年的M2和社融增速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明显高于”去年。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接下来的社融数据应该不会太差;但是,1-4月社融基数很高,未来环比增速可能会有所弱化。

一方面,5月社融超预期,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批1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下达,按照规定,这批地方专项债需要在5月底之前发行完毕,对5月份的社融数据形成了支撑。按照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的节奏,前5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已经发行2.29万亿,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当中3.75万亿的规划,还有1.46万亿的空间,除此之外,还有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需要发行,这些未来都会体现在社融数据上。而且,虽然今年“两会”没有设定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是《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通过就业、财政赤字等也隐含了大概3%-5%的经济增长预期,考虑到今年疫情冲击的特殊情况,要实现这个目标也并不容易,后续仍然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支持才行。

另一方面,虽然实现“六稳”“六保”仍然是政策的主要目标,但是1-4月国内经济硬着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宏观杠杆率被动跳升,当前国内疫情也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接下来货币政策的重心将会逐步从“宽货币”转变为“宽信用”。所以,在1-4月社融高基数的条件下,未来社融环比增速可能会有所弱化。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