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激发强劲增长极
时间:2020-06-10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正式出炉,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审定通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2020年度工作计划……最近一段时间,多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持续向纵深推进,支持区域发展的多个配套措施渐次落地。

业内人士称,随着重点区域战略推进力度加大,区域协同发展红利正不断释放。与此同时,国家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发展潜力愈发凸显,拉动和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战略激发强劲活跃增长极,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项目加速落地

区域协调发展纵深推进

发展量子通信,推动量子通信在电子政务、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建设跨区域超级中试中心,打造全球物联网高地;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长三角……这是近日举行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的部分成果。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长三角地区从体制机制、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全方位加速一体化进程,这个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正在谋划“高质量一体化”的新作为。近日,长三角一市三省精心筛选一批重大合作事项集中签约,涉及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交通互联等多个领域的19项重大合作事项,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蓄力。

除了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发展战略也不断向纵深推进,多个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广州市科技局消息显示,广州将着力构建以明珠科学园为主阵地、以四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以四个省实验室为策源创新载体、以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1+4+4+N”高端战略创新平台体系。

“实现科技创新,需要在局部地区集聚人才、知识、资金、产业等创新要素,形成研发集群和区域创新网络,从而提升创新效率,实现技术突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重点城市群经济基础好、产业链较完备,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科技实力,肩负着推进中国科技创新与进步的重任。”粤开证券分析师李奇霖表示。

数据显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正不断成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表示,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8.5万亿元、23.7万亿元和11.4万亿元,占到全国的比重达到44%。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我国最活跃的区域增长极进一步发挥头部引领作用外,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也不断深入和升级,释放政策红利。

促互联互通

配套措施提升区域吸引力

业内人士表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作为经济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其发展建设需要疏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针对上述领域,最近一个月,多个区域发展相关配套措施和细则渐次落地,促进区域内各个层面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区域的整体吸引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以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在精准补齐发展短板基础上,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5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为建设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12个部门牵头起草的《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日前也正式发布,提出16条具体举措。

以金融配套措施为例,只有在区域金融互联互通等方面率先突破,畅通资金流,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引领和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磅金融开放创新措施日前出炉,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更加便利的跨境贸易与投融资环境,稳步推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推进粤港澳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引导我国建立世界级一流城市群,提高国家竞争力方面的意义凸显。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也表示,在国家顶层设计支持下,未来随着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大湾区发展有望步入快车道。

打造新优势

都市圈、中心城市建设提速

都市圈建设也成为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陶汝鸿表示,都市圈已经成为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合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区域发展的最大推动引擎。由中心城市带动的都市圈将成为吸引资金、人才和产业,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带动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大战略区域不是在图上画圈、点哪是哪,而是在区域内大城市和城市群发展驱动下形成的。”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