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社融和M2或再超预期!CPI重回2时代?降准离我们还有多远
时间:2020-06-09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网字号:T  T

5月宏观经济数据将于本周陆续发布,近期,由于市场降准预期落空,A股走势稍显震荡,关于货币政策是否有所收紧的争论有所抬头,本次的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M2等数据或给市场提供进一步指引。

5月CPI或重回3%以内

数据显示,目前共有18家机构发布预测,预测平均值为2.73%,预测最大值为海通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群益证券,预测值均为3.0%。预测最小值的为民生证券,预测值为2.3%。如果预测实现,这将是该数据2019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3%以内,今年1月份CPI曾达到5.40%的阶段高点,随后出现3连降。

海通证券认为,5月以来猪肉和蔬菜价格继续回落,水果价格小幅回升,食品价格环比继续下跌,预计5月CPI同比增速继续回落至3.0%。

招商证券也认为,由于农产品价格指数继续回落,预测CPI同比增速回落至3.0%,其中食品项继续回落至10.0%,非食品项回落至0.5%。

社融和M2或再超预期

数据显示,目前共有12家机构发布M2预测,华创证券预测最大值为11.7%,平安证券预测最小值为10.5%。

共有10家机构发布5月社会融资规模预测,预测平均值为28400亿元,浙商证券预测最大值为33000亿元,民生银行研究院预测最小值为25000亿元。华创证券、光大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机构给出社会融资规模预测值均超3万亿元。而2019年同期的社会融资规模为1.4万亿。

华创证券认为,5月政府加杠杆推升社融增速无可争议,但社融乃至M2增速上行的幅度可能略超预期,预计5月社融增速12.5%。

中信证券预计社融增速将在上月高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小幅上升至12.4%左右。货币供给层面,虽有财政存款扰动,但预期5月M2增速也将保持较好水平,保持在11.2%的水平附近。

海通证券认为,1季度央行货政报告表示要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货币政策短期或仍将保持宽松。预计5月新增社融24300亿元左右,M2增速或将升至11.3%。

新增信贷或达1.4万亿元

共有12家机构发布新增贷款预测,预测平均值为14125亿元,浙商证券预测最大值为18000亿元,中信证券预测最小值为12500亿元。华创证券、国泰君安预测均为1.5万亿元。

民生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东吴证券多家机构给出的预测值均为1.4万亿元。

浙商证券认为,金融机构继续支持抗击疫情及复工复产,随着基建项目陆续开工,基建领域有较强的信贷需求,银行也有意愿提供配套贷款支持,另外银行对未来继续收窄有较强预期,有意图加快释放信贷,预计5月信贷新增1.8万亿(增速13.4%,环比提高0.3个百分点)。

社零消费当月同比增速转正临近

尽管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预测偏差较大,新时代证券预测的最小值为下滑5.0%。平安证券、东吴证券预测值均为约下滑4.0%,兴业研究、中信证券、光大证券则认为5月零售月同比有望转正。

平安证券认为,疫情之后消费回升的速度整体较慢,且会慢于收入的回升。当前我国直接刺激消费的普适性政策主要是拉升效果较为有限的消费券,而针对汽车等行业的刺激政策5月刚刚开始落地,恐怕难以迅速发挥效果,因此5月社零增速认为仍将维持负增长。短期预计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4%。

新时代证券认为,4月消费已经出现补偿式修复,由于疫情的好转、社交半径的逐渐扩大以及低基数效应,5月这一逻辑预计仍会继续,并且前期较差的餐饮、商务消费可能也会有所改善,社零降幅会继续收窄,但收窄速度可能放缓。

中信证券认为,5月乘联会数据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为0%,环比增速为12%。总体来看,持续看好汽车和地产后周期中家居建材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回补,是整体消费中的结构性亮点,预计5月社消大概率能够摆脱负增长。

光大证券认为,结合汽车、非汽车商品零售、餐饮三方面的判断,预计5月社会零售消费总额当月同比或在-2.3%附近;累计同比增速预计为-13.9%。5月或是消费加速修复、恢复正常的关键时点,6-7月社零消费当月同比增速有望转正。但在企业外需承压、失业率仍处高位的情况下,居民收入预期放缓仍然是制约消费意愿的最大掣肘。在较长时间内,社零累计同比增速可能都在负增长区间。

降准空时点猜想

梳理历次宽松周期,本轮(2018年至今)的持续时间较长,且降准幅度最大,达到500bp;而2020年2月3日以来,是这一轮宽松周期的加速阶段。但政策子弹不会一次用完,对应的是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从央行近期的操作来看,特征为“静默”(比较中性);但由于市场对货币宽松习惯于线性外推,因此在降准降息常态化操作没有兑现的时候,开始担忧货币政策转向偏紧。但过往经验来看,预测货政转向并不靠谱:比如2016年8月,主流观点不相信央行将紧缩;2019年11月,彼时市场也不相信猪价暴涨阶段,央行会降息。

两会提及了“降准降息”延续货币宽松的总基调,但是否会较快兑现则是更为关键的问题。比如4月17政治局会议也提及了相关措辞,但一个半月时间过去了,降准降息迟迟不见踪影。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