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2.7亿人!发改委发文加快补短板,120个县城先试点
时间:2020-06-0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

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选择120个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通知》要求,要抓紧补上疫情暴露出的县城城镇化短板弱项,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聚集、集中的过程。人口集中了,就需要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就需要加快补短板。

2.7亿人迎来大利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从数量看,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2/3。2019年底,县和县级市数量分别为1494、387个,二者共计1881个,约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量(967个)的2倍。从经济看,2019年县及县级市GDP体量为38万亿元左右,占全国GDP的近2/5。

其中,作为县域经济核心的县城及县级市城区GDP占全国GDP的近1/4。从人口看,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分别为1.55亿、0.9亿人左右,共计2.4亿人左右,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

此外,考虑到镇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数量约为158个、镇区常住人口约为0.3亿人),已具备小城市甚至中等城市城区的人口规模,但公共资源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仍按照镇级来配置,与实际民生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缺口,“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日益凸显,因此将特大镇一并纳入此次的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因此,两部分合计,共有常住人口2.7亿人左右。

《通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县城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仍然较弱,对经济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不足。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有利于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有利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城乡融合,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方面,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对第一财经分析,县城是省市向乡村过渡的重要节点,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县城提供重要支撑。没有县城的提升,对农村农业补短板就缺乏节点支撑,因此加快县城补短板,对于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也对第一财经分析,县城的主要作用是服务于广大农村。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乡镇的整体实力较弱,服务农村的能力不足,因此县城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能力就十分重要。很多农村的民生问题都要在县一级解决,县城是支撑乡村地区发展的链条中很重要的一环。

要补哪些短板

在补短板方面,《通知》要求,各地区要瞄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聚力推进17项建设任务。

具体来看,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优化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养老托育设施、文旅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围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县城公共厕所。

围绕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推进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配送投递设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县城智慧化改造。围绕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

这其中,医疗卫生水平的短板十分突出,是县城补短板的重要内容。陕西省统计局的一份报告表示,当前陕西省城市和农村都面临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水平差异过大等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很多地方的新农合在当地的县城看病,报销比例相对比较高,但是因为县城的医疗水平较差,所以不得不到大城市看病,但这样一来报销比例就降低了很多。因此,加快县城医疗卫生补短板,也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

《通知》强调,实施上述建设任务要区分轻重缓急,要响应疫情防控需求,优先支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设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抓紧落实《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平战结合能力。

另一方面,加快县城补短板,“钱从哪里来”十分关键。《通知》要求,各地区要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落实政府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的要求,针对县城公益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设计多元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县城公益性项目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予以投入,符合条件的县城公益性项目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适当支持。

在邹进泰看来,县城补短板光靠国家的财政预算支持肯定不够,需要有地方财政的配套。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