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咖看两会
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搬到其他地方是可以理解的,但整个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我对中国国际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还会继续扎根中国、服务中国。
2020年,“直播带货”呈现新格局,网红主播李佳琦、薇娅依旧受欢迎,而企业家们为了促进消费也纷纷当起主播,前有格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率先出击,后有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跃跃欲试。
陈玉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疫情期间博世的供应链稳定,但是疫情也在消费端给博世带来了新的挑战,加速了博世在消费领域的转型。据陈玉东透露,今年的“6·18”年中促销活动,他将作为主播亲自带货,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此外,陈玉东对刚刚结束的两会作出了自己的解读。陈玉东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突出,民生、抗疫战、脱贫等重要目标一一体现。陈玉东指出,“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将会为外资企业带来许多投资机会。
全球供应链或7月恢复
《21世纪》:博世复工复产的情况如何?
陈玉东:从2月10日开始,博世的各个公司和工厂就逐步开始复工复产。其中,为了生产抗疫车辆所需要的零部件,我们有两个工厂在春节期间没有停产,坚持加班加点,分别是位于武汉的转向系统工厂和苏州的汽车电子和底盘工厂。自2月10日以来,我们经历了一个从30%复工到100%复工的过程,目前生产都非常正常。截至目前,我们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最初的物流不顺、工人无法返工、防疫物资的短缺等。在过去几个月的抗疫战中,我们没有造成任何客户的停产。我们在中国的37个工厂及其他所有的办公场地都已全面复工。
《21世纪》: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多国停工停产,这对博世的供应链影响有多大?
陈玉东:从3月下旬到5月,全球多个国家停产停工,包括北美、欧洲、东南亚的工厂都停工,这对我们是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显示出跨国公司在各地布局产能的优势。在全球多地停工后,中国开始慢慢复工复产,那么我们就调用全球资源来保证中国市场供应链的安全。我们每周都在战斗中去研究如何保证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不停产。我们有专门的物流小组、销售小组、生产小组都在关注产品、零部件的流动性,将确保客户不停产作为最终目标。
《21世纪》:根据你的判断,何时整个供应链可以恢复正常?
陈玉东:现在欧美主要生产基地都在逐步复工复产,尽管没有达到100%,但也在慢慢恢复。我觉得过了6月以后,整个供应链的情况会比较稳定。7月可能会达到更加安全的状态,可能就不会因为供应链的问题而出现停工停产的情况。
促进消费是重中之重
《21世纪》:汽车和家电都是大件商品,此次受疫情影响颇大。你觉得接下来是否会迎来“报复性消费”?
陈玉东:从2月份起,我就呼吁大家侧重于消费端,而不是供应端。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保障供应端。但是,如果企业保障了产品的供应,却无人购买,这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情。所以,这次国家也做了很多工作令我们复工复产顺利完成,下一阶段就是促进消费,促进大件商品、小件商品、旅游产业等领域的消费,确保其恢复正常,这是重中之重。我们很期待消费市场的反弹,希望有“报复性消费”。
《21世纪》:那博世在促进消费方面采取了哪些策略?疫情是否加速了博世在消费领域的转型?
陈玉东:对于我们来讲,要提供足够优质的产品,让大家看到产品就有购买的冲动。因此,我们从终端做一些促销。我们会通过网络促销、线下门店的促销来帮助消费者做一些决策。此外,我们将积极努力扩展消费渠道、更接近我们的终端客户,比如直播卖货。去年“6·18”我们做了一个关于电动工具的直播,但是当时侧重于品牌推广。今年将会有些不同,我们会设定销售指标,我也会亲自参与直播,希望能够吸引一些消费者来购买我们的产品。
“两新一重”建设机会多多
《21世纪》:你怎么解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哪些内容令你印象深刻?
陈玉东:我觉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非常简洁,同时也重点突出了民生、抗疫战、脱贫等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提到的一些数字,其中有一组让我出乎意料。我确实没想到中国有几亿人的月收入只有1000元。这个数字对于未来我们帮助这些人就业,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增加收入起到触动作用,使得大家能够更加着重在促进就业这一方面。博世中国现在有5万多人,提供的就业质量相对而言还是不错的。此外,我们依旧在招人,尤其是研发类员工,今年我们计划招聘700到800名软件工程师。我们希望继续在中国市场能够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政府今年将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对于像博世这个类型的外企来说,有哪些领域可以投资?
陈玉东:新基建对我们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比如充电桩的建设,如果充电桩数量增多,那么就可能促进电动车消费,然后就能就拉动汽车整个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