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
时间:2020-06-02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当前,在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的特定背景下,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我国应对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是以制度型开放为突出重点,建立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举措;是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重创全球经济增长,重创经济全球化,重创现有的国际经贸格局。一方面,全球化从“舒适性”向“挑战性”转变,并且挑战前所未有。一方面,改变全球化原有格局,并将形成全球化的新范式。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我国高举经济全球化大旗,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建立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彰显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更深程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

以制度型开放率先推动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以制度型开放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的重大任务。在全球经贸规则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海南要全方位、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加快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

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当前,服务领域已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重点。2005-2018年,我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由149.1亿美元增长到931.2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5%;在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量中的比重达到69%,是制造业的2.25倍。但是,服务贸易仍是我国开放的突出短板。2018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为14.6%,低于世界22.3%的平均水平。“十四五”,从制造业领域为主的开放到服务业领域为重点的开放转型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海南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以服务贸易为主导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也是海南作为岛屿经济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适应这一趋势,并从实际出发,要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主导,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鲜明特点和突出优势。从现实情况看,海南完全有条件在服务业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上推出重大举措,形成独特优势。

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打造我国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对外开放门户。中央一再提出,将海南打造成为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开放门户。应充分发挥海南自然资源丰富、地理区位独特以及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等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积极开展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拓展区域经贸网络,延长服务业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以此增强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尤其是在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亚太地区将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主体。应推进泛南海经济合作进程,给海南自由贸易港提出新的战略要求。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任务

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应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尽快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一是对标国际自由贸易港的一般特征。按照“境内关外”的基本要求,在海南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障货物、服务、资金、人员、信息等要素流动自由化和便利化。二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经贸规则。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服务能力,率先在海南探索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再者,借鉴并率先实施国际最新投资贸易协定的相关条款,尽快开展电信、环保、劳工、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先行先试。引入发达经济体服务业管理标准与人才互认标准,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重点领域加快探索形成高标准“中国版”经贸规则。例如,有序放开菲佣等外籍劳工入琼,为海内外中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家政服务。三是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例如,全面实施自由企业制度,保障市场主体实现在负面清单外自主注册、自主变更、自主注销、自主经营;建立严格的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全世界投资者、创业者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以制度型开放为主要举措的制度与政策创新。一是以贸易自由便利为目标的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在严格监管下实现自贸港内企业自由生产经营。二是以大幅放宽市场准入为重点的投资自由便利制度创新。“非禁即入”,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创新自由投资的相关制度,完善产权保护;平等待遇,公平竞争。三是以扩大金融开放为重点的跨境资金自由便利制度创新。例如,扩大金融业开放范围;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四是以加快开放的人才政策为重点的人员进出自由便利的制度创新。例如人才移民服务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五是以高度自由便利开放政策为重点的运输往来自由便利。探索建设更加开放的航运制度;加快建设“中国洋浦港”。

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市场活力不足、市场主体薄弱,是海南经济实力弱的突出矛盾。加快自由贸易港建设,关键是要尽快集聚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