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自贸港建设, 中国对外开放与海南最好机遇的相遇
时间:2020-06-02 00:00:00来自:21财经APP字号:T  T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式起步。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需要,同时为海南发展创造了机遇。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中国对外开放与海南最好机遇的相遇。

建省30余年的海南,随着自贸港建设的启航,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机遇。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件大事。在逆全球化插曲不时出现的今天,其意义更是不同凡响,海南自贸港建设,说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仅不会关闭,而且只会越开越大,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海南自贸港在海南建设,但它更是中国的自贸港,是中国特色的自贸港,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在3.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自贸港,面积远大于国际上一般的自贸港,本身是一次壮举。海南自贸港探索的是中国特色的自贸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对外开放领域的又一次伟大探索。

作为自贸港,海南自贸港应该拥有世界上自贸港的共同特征。作为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是它应有的内容。作为自贸港,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同样是它应有的内容。做为自贸港,它应该对资本、对人才有足够的吸引力。对资本而言,它应该能带来更多利润;对人才而言,它应该是创业做事的好地方。

自贸港建设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立足现实,着眼目标,根据《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建设分步实施:到2025年将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对标高水平自贸港的要求,需要有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这唯有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才可能实现。分步实施,凸显久久为功的重要性。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专业的治理加上艰辛的努力。

自贸港天然就具有对外开放的特征。建设自贸港,本身就是在推进高水平开放,是在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距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建设自贸港,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弥补对外开放的短板。

自贸港在海南建设,需要立足海南实际。相对于其他地区,海南的发展还有很大潜力。自贸港在海南建设,可以通过贸易带动海南的发展,让海南人民共享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红利。自贸港在海南建设,也为海南提供了一次服务国家对外开放重大战略的重要机遇。

自贸港建设并不容易。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高标准建设自贸港,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海南需要成为吸引人才的高地。自贸港优惠政策可以吸引一批人,但更重要是,海南要成为人才施展才华的高平台。海南的自然条件很好,是旅游胜地,旅游消费上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离岛免税政策进一步放宽,为海南人气的集聚提供了机会。这样的机会没有理由不把握住。

平心而论,海南建设自贸港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这更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基础设施的落后,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来加以完善。更为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对标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应该有最高的治理水平与此对应,这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得到更好的发挥,要紧紧围绕自贸港建设这一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推动治理现代化。

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强制度集成创新,形成创新红利。《总体方案》描绘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蓝图,同时也给出了路线图。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立足定位,为海南的发展,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探索出一条新路。《总体方案》在具体落实中,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对外开放的道路上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但只要迎难而上,成熟一项推出一项,中国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