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玛丽亚·古斯塔瓦:
“两会”释放出中国加强国际合作的诚意中莫合作大有可为
古斯塔瓦表示,尽管全球都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但她从“两会”感受到了中国领导层解决问题的决心,以及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诚意。
“‘两会’向外界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中国将力争克服疫情对国内的不利影响,并与国际伙伴一起应对世界面临的挑战。”5月27日,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玛丽亚·古斯塔瓦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道。
古斯塔瓦表示,尽管全球都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但她从“两会”感受到了中国领导层解决问题的决心,以及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诚意。她还高度肯定了中国不久前在世界卫生大会上作出的承诺。“莫桑比克对中国作出的这些承诺充满期待,特别是新冠疫苗,我们希望能从中受益。”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是东南部非洲内陆国家重要出海口和区域性交通走廊,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非洲的自然延伸。在2016年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后,中莫两国还于2019年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
古斯塔瓦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国家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她强调,莫桑比克不仅可以成为非洲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通道,还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大陆的重要门户。
2018年11月,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马普托大桥及连接线项目正式通车,成为莫桑比克纵贯南北、连接南非的交通主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马普托大桥以3公里的全长和680米的主跨成为非洲第一大悬索桥,被两国政府称为“一带一路”建设在当地的旗舰项目。
除了马普托大桥,古斯塔瓦表示,贝拉渔码头修复项目是中莫友好关系的又一成果。该项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融资、中国港湾公司承建,于2019年10月交付给当地政府。新修复的码头岸线长377米,拥有8个渔船泊位,并配有一座5000平方米的冷库,能够为大型渔船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站在中莫建交4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古斯塔瓦表示,莫桑比克希望与中国在互相信任、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进行多领域的广泛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国的相互优势。据介绍,基础设施、农业、能源、旅游业和制造业是该国优先发展的领域,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两会”传递重要信号
《21世纪》:让我们首先来谈谈中国“两会”,你觉得今年有何不同之处?
古斯塔瓦:今年的“两会”是在一个特别时刻召开的,世界和中国都在遭受新冠大流行的冲击。这场疫情不仅在世界范围损害了人们的健康,而且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两会”向外界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中国将力争克服疫情对国内的不利影响,并与国际伙伴一起应对世界面临的挑战。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非常认真地应对疫情,努力解决疫情带来的各种问题。这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的问题,因此必须同舟共济、精诚合作、互通有无,这样才能挽救生命,减轻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与此同时,尽管全球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仍然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层解决问题的决心,他们正在努力地为中国实现脱贫、繁荣发展积极营造必要的条件。疫情虽然带来了挑战,但政府专注于解决问题。
另外,中国意识到自己不是遗世独立的,而是与其他国家共存于一个世界,因此他们知道应该继续开展国际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美好的世界。
感谢中国帮助抗疫
《21世纪》:不久前,中国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上作出了一系列承诺,其中包括对非洲的抗疫援助。你对此有何评价?
古斯塔瓦:我对此印象深刻,中国避免了近期国际上出现的相互指责的论调,而是强调要通过国际合作解决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在我看来,没有人希望生病,出现问题就要解决,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莫桑比克对中国作出的这些承诺充满期待,特别是新冠疫苗,我们希望能从中受益。中方已经向我们提供了医疗帮助,我们对此表示感谢。
目前莫桑比克已有213例新冠确诊病例,1例死亡病例,数字还在增长,我们感到非常担心。我们现在的困难是,人们在面临一种并不了解的疾病,而且没有快速响应的能力。
《21世纪》:中国向莫桑比克提供了哪些帮助?莫桑比克还希望获得哪些支援?
古斯塔瓦:马云基金会向50多个非洲国家都提供了医疗支持,莫桑比克从中获得了一些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政府也面临压力,所有的国家都希望从中国获得帮助,因此无法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除此之外,一些机构和企业也在向莫桑比克提供帮助。目前,我们还需要检测设备、医疗防护物资、药品等。另外,我们知道中国已经向一些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我们希望中国的专家也能前来帮助莫桑比克。
疫情冲击莫桑比克经济
《21世纪》:莫桑比克政府针对疫情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年的经济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古斯塔瓦:我们在两个月前就宣布进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