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央行进一步有序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存款、类存款产品利率以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也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也将加速。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货币金融相关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
徐诺金认为,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空间是存在的;从结构上看,金融机构各档存款准备金率之间的差别还比较大,国有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可以进一步下调。
报告还表示,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通过LPR改革已经有效降低了贷款利率。现在负债端成本虽然也有所下降,但保持刚性。
徐诺金认为,当前贷款市场利率的改革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确实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存款利率下行。
他表示,下一步随着央行进一步有序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存款、类存款产品利率以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也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也将加速。
大行存准率还可进一步下调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目前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空间?
徐诺金: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下降,同时向简并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框架,目前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9.4%,超过4000家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6%。
由于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较大,影响了部分行业的生产经营,一季度经济陷入负增长,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社会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作出重大调整和反应,通过财税、金融、货币信贷等政策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其中对货币政策的要求就是降准降息。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空间是存在的:一是与国际比较,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属于中等水平。部分发达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比较低,但加上超额准备金率以后就和我国差不多。比如,美国现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为0,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上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10%左右,与我国10.7%差不多。
二是从结构上看,金融机构各档存款准备金率之间的差别还比较大,国有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可以进一步下调。
三是市场流动性还有投放空间,通胀水平比较低。4月份,我国CPI为3.3%,增加流动性不会对物价水平造成太大冲击。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引导M2和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如何看待这一预期目标?今年前四个月,社融和信贷增长较快,其中债券融资、票据融资规模较高,可能存在套利行为,如何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徐诺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出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但是,没有提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不等于经济增长不重要,无论是保民生、保就业,还是脱贫攻坚,都要有经济增长的支撑。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为了对冲疫情影响,支持扩内需、助复产、保就业,实现经济社会各项发展目标,需要金融发挥更加积极能动的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是对今年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对今年金融工作给予的希望。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统筹发挥金融系统合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努力保持金融对经济的托举力度。
今年以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除了本外币贷款外,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力度也明显加大。关于是否存在套利行为,我认为,套利必须以存在无风险利差为前提。
比如,从河南省债券市场、理财产品以及票据融资利率看,债券融资利率在5%左右,票据融资(贴现)利率3%左右,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集中在4%以内。考虑到套利的交易成本,进行套利的空间和可能性不大。
票据业务和债券融资作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增长较快,有其客观原因,二者市场化程度高,随着票据贴现利率和债券融资利率下行,企业通过票据和债券市场的融资意愿增强。当然在实践中,不排除出现个别性、短期的套利情况,但这只是阶段性存在。
近期监管部门已经加强了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也对结构性存款利率定价进行了指导。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类市场利率之间的传导将更加顺畅,可能存在的套利机会将大幅减少甚至消失。因此,真正有效防止套利行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