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各界期盼已久的民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7编加附则、84章、1260款条文、总字数逾10万……这部鸿篇巨制,将是我国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亦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两会”期间,民法典草案成为多位委员讨论的焦点。这部法律涵盖民生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即将书写我国民法典时代的新篇章。正如一位委员所言,作为新中国立法史上最伟大的工程,它将彪炳史册。
“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5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在作关于民法典草案说明时指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绮表示,此次较为关注民法典草案能否“转正”:“作为中国首部法典化法律讨论审议过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倍感自豪和责任重大,预祝民法典能早日审议通过和启用。”
最重要的三大基本法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生产生活,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能从里面找到答案。
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正国看来,这次民法典草案,既保护胎儿权益,也关注死者权益;“禁止性骚扰”被写入人格权编草案,使得职场、校园性骚扰的预防和处置更有针对性;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房子”问题,民法典草案也提出了“居住权”概念;为减少轻率、冲动离婚现象,民法典草案规定了“离婚冷静期”;为解决民间借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合同编草案里也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民法典是一部民法大全,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具体化,与刑法、行政法并列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三大基本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表示。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一直未能完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如今,民法典的制定条件已然成熟,首部民法典呼之欲出。
今年4月20日、21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代表研读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民法典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认为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和广泛征求意见,草案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在全国政协委员、宁夏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看来,一部民法典,不仅是法律条文的集中汇编,更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特色,对全社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彰显对人格尊严的尊重
首部民法典令代表委员们为之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生龙表示:“今年的全国‘两会’让我兴奋的就是即将问世的《民法典》。”大量单行民事法律百川归海,无数人念兹在兹、孜孜以求,这部卷帙浩繁的巨制翻开了最辉煌的一页。
此次民法典草案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于独立设计了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在业界人士看来,民法典草案设计了侵权责任,这又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独立设计,彰显了民法作为民事权利救济法的崇高价值。
“21世纪的中国民法典,彰显了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和对个人价值的保护。”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黄廉熙认为。
“这部民法典草案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增加了人格权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巍表示,这在世界民法典的立法史中具有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在更好更充分地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目标的同时,也必将为世界法治发展提供新的样板,扩充新的模式。
此外,民法典草案遵从了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形成的习惯,设计了合同法编,并未依照传统民法典设计债权法编。
“这种设计集中规定了合同制度及其种类,并将无因管理、不当得利规定为准合同,巧妙地将传统民法典债法制度的精髓融化进合同法编中,既体现了中国特色,又不破坏传统体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教授田国兴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金融行业关系密切
民法典草案中,虽然很少有直接规范金融行业的法条,但物权编、合同编中的相关法条,又与金融行业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会直接影响到金融行业中的相关活动。
上海源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金融行业与民商事法律息息相关。本次民法典草案融合了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多部民事单行法律,对于金融行业的实务操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做出了更细化的指引性规定。”
事实上,所有的金融活动都离不开民法典第三编合同编。其中,第四章合同的履行,规定了真正的利益第三人合同。
民法典草案第522条指出:“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第三人可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