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持续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
时间:2020-05-25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温彬冯柏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从货币政策的部署中,笔者梳理出下阶段货币政策的逻辑:政策基调延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政策工具要常用工具和创新工具并举,信用供给要明显高于去年增速,政策目标是使企业便利获得贷款和推动利率持续下行,而这其中的关键是持续提升政策有效性,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政策基调:延续“稳健”和“更加灵活适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货币政策基调延续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提法。“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调没有改变,说明我国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仍然坚持科学、连续、可持续的正常调控手段,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这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体现。

“更加灵活适度”,一方面体现要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的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加快恢复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好政策的力度、重点和节奏,兼顾多重目标,包括经济发展、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等,更加灵活地平衡发展中面临政策掣肘和各种新情况。

政策工具:常用工具和创新工具并举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强调了用好两方面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是用好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即“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疫情发生以来,货币政策加大对冲疫情影响力度,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得较为充分。

一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通过逆回购、MLF等向市场提供充足的中短期流动性。

二是加大降准力度,在年初普遍降准释放8000多亿元长期资金基础上,3月13日宣布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4月3日宣布中小银行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4000亿元,三次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1.75万亿元。

三是提供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在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基础上,推出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用于支持复工复产、外贸行业等影响较大领域,并增加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支持点多面广、市场融资成本较高的中小微企业。截至5月5日,3000亿元再贷款已经发放2693亿元,支持了7037家重点企业;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发放3996亿元,支持52.4万户企业(含农户)。下阶段,要继续用好常用货币政策工具,接续实施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和必要。

另一方面是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这是新提法,原因在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已经运用得较为充分,资金市场较为宽松,但中小微企业仍面临较大困难,融资难融资、融资贵问题仍有待缓解。这种情况下,就要防止资金“脱实向虚”,缩短资金供给链条,直接触达实体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例如,央行可以采取扩大抵押品范围、适度提高抵押率等方式,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

信用供给:明显高于去年增速

近三年政府工作报告对M2和社融增速目标的设定分别为具体数值、“保持合理增长”、“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整体趋势是量化目标逐渐弱化。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加大信用供给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即“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事实上,今年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大力度,M2和社融增速加快,4月末分别达到11.1%和12%,比年初提升2.4个和1.3个百分点。因此,预计今年末M2和社融增速将分别超过12%和13%,明显高于去年。

随着信用供给力度的加大,货币政策就必须要考虑通胀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对于通胀而言,今年CPI涨幅目标为3.5%左右,比去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这既考虑了去年通胀走高的翘尾影响,也考虑了今年M2和社融增长加快等多重因素。今年前4个月,CPI分别同比增长5.4%、5.2%、4.3%和3.3%,累计同比增长4.5%。下阶段,随着去年基数走高,通胀中枢将进一步回落,全年有望实现3.5%的目标。因此,通胀不对货币政策构成较大掣肘。

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疫情发生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上“波澜不惊”,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在疫情在海外加速传播,恐慌情绪加剧一度导致美元指数快速升破100的情况下,其他非美元货币大幅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虽然也有所贬值,但贬值幅度有限,而兑一揽子货币却保持一定程度升值,为政策留出更大空间来应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其他领域的冲击。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我国较为充裕的外汇储备发挥了“蓄水池”功能,抑平了跨境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冲击;而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国内疫情防控趋势向好,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形成有力支撑。但同时也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