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力度空前的财政政策:减税费、增举债、花好钱
时间:2020-05-22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了财政发力稳经济的一揽子举措。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备受市场关注的财政政策方面,财政赤字率拟安排3.6%以上,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即达到3.7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延长和延缓大规模减税降费新政,全年为企业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首次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发行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用于重大基建项目投资。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赤字规模、特别国债规模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均符合此前市场预期,财政政策力度较大。

另外,今年财政政策发力另一聚焦点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质增效。比如中央本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将资金用于民生、重点领域支出。

赤字率首破3%

李克强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2019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2.8%,财政赤字规模为2.76万亿元。今年明确财政赤字规模比上一年增加1万亿元,即达到3.76万亿元。

积极财政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反映扩张力度一个关键指标是财政赤字率,赤字率越高,财政赤字规模越大,财政力度越大。在我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出收入的部分,就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财政赤字率。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财政赤字规模进一步增加,有利于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支持地方保民生、保运转,也支持了大规模减税降费给企业减负,释放了积极信号,有利于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

一般在经济下行期,我国会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体现了政策刺激力度进一步加大。

根据官方数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赤字率首次突破1%。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此后一直采用积极财政政策,总体来看名义上财政赤字率波动向上,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其中2016年和2017年赤字率达到3%顶点。

今年财政赤字率较大幅度提高,是疫情冲击下财政收入下滑和财政刚性支出不减反增,收支差额扩大的现实所需。

今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罕见大幅下滑14.5%,同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收入规模约1.15万亿元。

与此同时,财政赤字率提高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有利于落实“六稳”和“六保”,并支持大规模减税降费。按照国务院预计,今年全年新旧减税降费政策预计给企业等市场主体减负2.5万亿元。

目前我国债务风险可控,这也客观上支持财政赤字率可以短期提高。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政府债务率(债务余额/GDP)为37%,其中地方政府债务率为76.6%,明显低于国际通行的100%-120%的警戒标准。

抗疫特别国债敲定1万亿元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抗疫特别国债规模为1万亿元。并将赤字规模新增的1万亿元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总计2万亿元资金,直接给基层市县财政,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与普通国债不同,特别国债是为服务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项目而发行的国债,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其发行不影响赤字规模和赤字率,但仍属于政府债务。此次抗疫特别国债使用范围聚焦基层政府,且范围广,有利于缓解基层三保压力。

历史上我国在1998年和2007发行了两次狭义上的特别国债。1998年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2700亿元,用途为改善银行资本金不足。2007年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1.55万亿元,资金用于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上述两次特别国债发行,基本都是银行购买特别国债后,央行再从银行手里购买特别国债,这样央行是从二级市场购买国债,并非法律禁止的直接购买国债,因此并不违法。

近期社会上对央行直接在一级市场上直接购买抗疫特别国债讨论热烈,即财政赤字是否可以货币化,尚未明确。不过大部分专家学者不赞成财政赤字货币化。

减税降费力度史上最大

李克强表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