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我国外贸出口1.41万亿元,同比增长8.2%,比3月份上升了11.7个百分点。市场一致预计出口会大幅滑坡,而实际情况大幅好于预期,这表明我国出口具有很强的韧性。
出口竞争力依然较强,前期积压订单加快完成
4月出口逆势增长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我国制造业基础扎实,出口竞争力依然较强。虽然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地价房价上涨,对出口竞争力带来一定影响,但扎实的制造业基础促进我国出口竞争力依然较强。我国工业体系完善,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我国处于全球产业链非常重要的一环,已经连续6年是全球最大出口国家,预计未来这一地位还将继续保持。
二是贸易格局出现变化,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重要增长点。欧洲和美国受疫情影响较重,需求减弱明显,我国对这两个区域的进出口贸易出现负增长。1-4月份我国对欧盟进出口贸易总值同比-6.5%,其中出口增速只有-6.6%;对美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同比-12.8%,其中出口增速低至-15.9%,呈大幅萎缩态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1-4月份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5.7%,其中出口增长3.9%,呈逆势增长态势。1-4月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2.76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0.4%。东盟是拉动我国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上升到14.9%,已经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深化,近几年我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保持较快增长,2017-2019年的三年里,双边贸易增速分别达到11.9%、11.3%、17.8%,未来有望保持较强增长势头。
三是国内疫情好转,企业生产持续加快,促进出口得以恢复。前期受国内疫情的影响,很多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采取管制限制,大量出口订单和产品积压。4月以来国内疫情好转,全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已达99%,其中,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也达到了95%以上,东部沿海省份中小企业的复工率也在80%以上。近两个月企业加快完成前期积压订单,大量出口产品集中在4月份出口通关报关,反映在当前的出口数据上。国内疫情好转也促使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限制逐渐放宽和取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口增长。
四是全球疫情蔓延带来防疫物资需求激增,部分抗疫物资大幅增长。从出口产品类别来看,1-4月份我国机电产品、服装类出口下降,同比分别为-5.9%、-20.2%。疫情全球蔓延带来需求减弱,是导致机电产品和服装类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疫情全球蔓延带来防疫物资需求增加,1-4月份我国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2613亿元,同比增长5.9%。
此外,去年4月基数较低也是抬升今年4月出口数据的一个原因。2019年4月出口增长3.2%,增速比前一个月大幅下降了17.8个百分点,同比基数显著降低。今年4月份出口增速比3月份加快11.7个百分点,同比基数下降起到了抬升作用。
内需修复带动进口需求,呈现量涨价跌状况
进口方面,主要初级产品进口呈量涨价跌状况,进口需求有所改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正在得到履行。
以金额计算的进口负增长,其主因是价格下跌所致。国际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是影响进口金额增速较低的重要原因。4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大跌,5月初WTI、布伦特原油价格回升到24美元/桶左右,OPEC一揽子原油价格回升到21美元/桶左右,仍然处于较低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其中金属类、食品类和家畜类价格下降明显。上游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带来我国企业原材料购进成本降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经营压力减小。随着国内生产逐渐改善,内需修复带动进口需求,主要初级产品进口量有所增加。1-4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砂3.6亿吨、原油1.7亿吨、大豆2450.6万吨,分别增长5.4%、1.7%、0.5%。初级产品进口量不同程度增长,表明经济运行正在逐渐恢复。
从进口数据还可以看出,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正在得到履行。年初以来,自美国进口农产品大量增加,进口集成电路也有大幅增长。一季度从美国进口农产品355.6亿元,增长了1.1倍,其中进口谷物增长了6倍。从美国进口大豆、猪肉、棉花分别为781.4万吨、16.8万吨、12.4万吨,分别增长了2.1倍、6.4倍和43.5%。3月中旬以来,中国企业又采购了近200万吨美国大豆,其中4月下旬采购量就达到近90万吨。1-4月份中国进口集成电路1605.4亿个,同比大幅增加31.1%,其中包括芯片等从美国进口的产品。
全球需求减弱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将逐渐显现
展望未来,我国仍然面临外需减弱压力,需要积极落实稳外贸措施。
首先,疫情全球扩散对全球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当前外需减弱对出口的影响可能还未表现出来。4月份全球综合PMI指数、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大幅下降到26.5%、39.8%,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31.8%,都处于历史低位。美国和欧元区投资信心指数分别降到-36.8点、-41.8点,呈大幅萎缩状态。IMF、世界银行等主要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负增长,国际贸易可能出现萎缩。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