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报告:从现代货币理论看我国财政赤字货币化
时间:2020-05-12 00:00:00来自:方正证券字号:T  T

引言:“现代货币理论”(ModernMonetaryTheory)在2019年成为网红经济理论,引发广泛讨论,但现代货币理论更多的是作为美国民主党左翼人士为推行大规模财政支出而找到的非主流学术支撑工具,而主流学术界对此理论多持否定态度。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单纯使用货币政策效果有限,财政政策愈受瞩目,关于现代货币理论的争论卷土重来。

本文对现代货币理论的逻辑、缺陷以及当前的政策应用尤其是我国财政赤字货币化进行讨论。

摘要:第一,现代货币理论有主权货币论、功能性财政与最后雇佣者计划三大核心观点,但现代货币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非主流部分,主流学术界并不认可其理论体系。

第二,现代货币理论不但是历史和经济金融发展的倒退,其所蕴含的政策建议也可能引发种种经济问题,纵然财政政策在全球疫后经济恢复中扮演核心角色,但也无法掩盖现代货币理论的自身缺陷,必须警惕“现象重要所以理论正确”、“贴近事实所以值得借鉴”两种错误思维。

第三,虽然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令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启了现代货币理论所建议的极端政策,但是结合中国现实来看,今年我国发行特别国债等措施只是为了恢复经济的临时性制度安排,现代货币理论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风险提示:全球政策变化超预期、全球疫情发展与防控超预期。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