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颜色党崇钰
引言:现代货币理论”(ModernMonetaryTheory)在2019年成为网红经济理论,引发广泛讨论,但现代货币理论更多的是作为美国民主党左翼人士为推行大规模财政支出而找到的非主流学术支撑工具,而主流学术界对此理论多持否定态度。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单纯使用货币政策效果有限,财政政策愈受瞩目,关于现代货币理论的争论卷土重来。本文对现代货币理论的逻辑、缺陷以及当前的政策应用尤其是我国财政赤字货币化进行讨论。
摘要:第一,现代货币理论有主权货币论、功能性财政与最后雇佣者计划三大核心观点,但现代货币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非主流部分,主流学术界并不认可其理论体系。
第二,现代货币理论不但是历史和经济金融发展的倒退,其所蕴含的政策建议也可能引发种种经济问题,纵然财政政策在全球疫后经济恢复中扮演核心角色,但也无法掩盖现代货币理论的自身缺陷,必须警惕“现象重要所以理论正确”、“贴近事实所以值得借鉴”两种错误思维。
第三,虽然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令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启了现代货币理论所建议的极端政策,但是结合中国现实来看,今年我国发行特别国债等措施只是为了恢复经济的临时性制度安排,现代货币理论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风险提示:全球政策变化超预期、全球疫情发展与防控超预期。
一
现代货币理论的逻辑架构
现代货币理论主张无上限的政府债务以及财政赤字货币化,它并不是某一个人提出的理论,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不停吸收多个相关的理论学说而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孙国峰(2019)认为现代货币理论吸收了主权货币论或货币国定论(Knapp,1924)、内生货币理论(Keynes,1937)、功能性财政(Lerner,1947)、金融不稳定假说(Minsky,1977)、存流量一致模型与三部门均衡(GodleyandLavorie,2006)等理论。就现代的研究者而言,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经济系教授L.兰德尔.雷(L.RandallWray,2015)在《现代货币理论:主权货币体系的宏观经济学》(ModernMoneyTheory:APrimeronMacroeconomicsforSovereignMonetarySystems)对现代货币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Chohan(2020)对现代货币理论做了一般性的介绍。具体说来,张晓晶,刘磊(2019)等认为现代货币理论有主权货币论、功能性财政与最后雇佣者计划三大核心观点。
首先,现代货币理论依托于主权货币论(Knapp,1924),认为政府凭借税收权建立货币体系。现代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由税收驱动的,主权货币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主权货币为接受税款缴纳和债务偿还的主要货币,人们从而对主权货币产生货币需求以履行缴纳税款的义务和避免逃税的法律惩罚。主权货币作为记账货币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流通,在宏观经济会计学上体现为收入和支出平衡。GodleyandLavorie(2006)等文献相关的三部门均衡(ThreeSectorsBalance)是现代货币理论的理论基础,单个部门的盈余代表了其他部门的赤字。若将经济划分为本国政府部门、本国私人部门以及国外部门,则三部门的结余之和为零,即(税收T-政府购买G)+(私人储蓄S-私人投资I)+(进口支付M-出口收入X)=0.所以若净出口不变,本国私人部门净储蓄的变动来源于本国政府部门赤字规模的变动。
其次,现代货币理论主张Lerner(1947)等提出的功能性财政(FunctionalFinance)。现代货币理论倡议财政赤字货币化,在没有名义预算约束的假设下政府将永远不会违约,且充分就业之前并不会出现通胀问题。财政赤字货币化等同于政府抛弃财政平衡目标,可以无上限发行主权货币,在学理上否定了中央银行的政策独立性,而这种否定并不是一国的中央银行从鹰派变为鸽派那样简单,而是将中央银行彻底沦为财政的附庸。Wray(2015)认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机理为私人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储蓄通过缴税行为变为财政部在中央银行的政府性存款;同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规模下滑导致中央银行通过买入国债等资产释放基础货币来压降银行间利率,所以中央银行的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步变化,中央银行的政府性存款实质来源于中央银行自身,财政政策实质上代替了货币政策。在利率方面,现代货币理论与主流经济学背道而驰(孙国峰,2019),认为赤字率会降低利率,因为赤字率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进而利率下降。而且政府可以通过零利率政策来维持经济增长,只要货币供给没有超过充分就业所需要的水平,该理论认为即使直升机撒钱式发行货币也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最后,现代货币理论在就业政策上主张最终雇主(EmployerofLastResort,ELR)计划,也就是就业保障(JobGuarantee,JG)计划。此计划要求财政部为非自愿失业者提供包括兼职和季节性工作在内的各类型工作岗位。现代货币理论认为就业保障计划通过调节统一基本工资标准可以起到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保障就业计划增加工资支出,从而防止通货紧缩;当经济过热时,政府保障计划削减工资支出,从而抑制通货膨胀,所以就业保障计划通过宏观逆周期调节的方式来建立就业缓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