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评4月贸易数据:出口链条的4大跟踪变量
时间:2020-05-08 00:00:00来自:国盛证券字号:T  T

事件:以美元计,2020年4月中国出口同比3.5%(预期-17.5%,前值-6.6%);进口同比-14.2%(预期-16.2%,前值-1.0%);贸易顺差453.4亿美元(预期81.5亿,前值199.3亿)。

1、4月出口增速超预期回升,主因有三:

复工带动前期积压订单交货:3月和4月PMI生产指数分别录得54.1%、53.7%,是2018年以来的前二高,反映出生产活动恢复迅速。与之相对地,1-3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累计同比由1-2月的-19.1%大幅反弹至-10.3%,但依然是历史低位,预计4月出口交货值可能进一步抬升,反映了前期积压订单的集中释放。

医疗物资出口大幅提升:海外疫情自3月以来快速爆发,美欧等国家受经济停摆以及生产能力不足影响,对医疗物资的进口需求大幅增加。4月中国出口中,纺织品(包括口罩)同比增速由3月的-6.3%大幅提升至49.4%,医疗器械同比增速由3月的2.0%大幅提升至50.3%,是本月出口增速提升最大的分项。

低基数:2019年4月出口同比仅为-2.7%,大幅低于2019年3月的14.0%,低基数也是本月出口增速反弹的重要支撑。

2、4月进口增速大幅下滑,主因亦有三:

需求恢复程度明显弱于生产:3月和4月PMI新订单指数分别录得52.0%、50.2%,大幅低于PMI生产指数,且在过去2年中并不算高,反映出内需恢复程度较弱,从而对进口形成拖累。

疫情影响的滞后性:进口数据的统计口径是海关到岸商品,由于运输需要时间,因此疫情对部分商品进口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例如,4月进口商品中,增速较3月下滑幅度最大的主要有汽车和底盘、原油、纸浆、成品油等,这些商品大多采取海运的方式,从发货到进港往往需要1-2个月的时间,因此4月进口的大幅下滑,部分反映了2月末至3月初疫情高峰时期的采购意愿下降。

高基数:2019年4月进口同比4.5%,高于2019年3月的-7.2%,高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月进口增速形成拖累。

3、后续出口仍不容乐观,建议跟踪4大变量:

海外复工状况:4月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均大幅下滑至历史低位,短期来看外需依然低迷。当前美欧各国普遍在5月推行复工,需关注其复工进展以及经济恢复状况。

新兴国家疫情状况:中国1-4月累计进出口中,东盟占比达14.9%,同比增长5.7%,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主要新兴国家新冠确诊病例数较低且增长缓慢,主要原因在于检测规模过低,东南亚国家每千人检测数量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若新兴国家疫情持续爆发导致经济被迫停摆,则出口将面临新一轮压力。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的可能性:近期特朗普多次表示可能对中国商品加征新的关税,作为对疫情的“补偿”。倾向于认为,出于竞选考虑,特朗普将疫情责任推卸给中国、对华贸易上更加强硬的可能性提升,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的风险不容轻视。

出口转内销的效果:4.17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近来财政、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已出台了一些举措,包括暂免征收加工贸易货物内销缓税利息、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等。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超预期演化;中美冲突超预期演化。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