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资产配置月报:宽松政策下 股债商同时上涨
时间:2020-05-07 00:00:00来自:国信证券字号:T  T

大类资产价格变化月度回顾

具体来看:(1)股票在4月表现最佳,上涨主要集中于4月初,主要原因在于央行定向降准并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以及市场避险情绪的减弱;(2)商品在4月也有不错表现,其中金属类商品表现最强,能化类商品依然最弱,但跌幅有所收窄;(3)债市在4月延续上涨势头,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下,短端利率下行幅度明显,整体收益率曲线大幅变陡;(4)人民币表现相对稳定,在4月小幅升值。

各大类资产估值比价情况

历年来国内主要资产表现情况:年初以来,国内主要资产表现情况依次如下:成长股(8.1%)>利率债(4.9%)>消费股(4.0%)>信用债(2.8%)>

转债(1.0%)>货币(0.7%)>A股(-1.9%)>周期股(-5.5%)>稳定股(-8.9%)>金融股(-11.4%)>商品(-13.9%)。

货币信用大类资产配置框架月度跟踪

我们依然认为当前阶段为“宽货币+宽信用”时期。

在风险平价组合方面:在2020年5月,模型测算的股票资产的权重为5%;债券资产的权重为95%。其中,各个资产的配置权重为周期板块(1.64%)、金融板块(1.76%)、消费板块(1.60%)、国开3-5年指数(20.70%)、国开7-10年指数(6.20%)、高信用债1-3年指数(30.40%)和高信用债3-5年指数(37.70%)。

国内大类资产月度展望

(1)股票市场:国内疫情控制已经处于尾声,货币宽松政策不断出台,财政刺激政策也将发力,各地需求消费等刺激政策不断出台落地,预计国内二季度内需的恢复力度不低,股票市场有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另外,五一节后,市场的焦点将会聚集于5月下旬的两会,对于政策宽松预期的升温可能会使股票市场呈现较好的表现。

(2)债券市场:在假设一季度中国疫情趋于尾声,二季度海外疫情趋于尾声的前提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二季度将迎来恢复式增速上行,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在7%附近。后期宏观组合是“货币宽松延续(OMO利率下调)+经济基本面回升”的概率较大,风险类资产已经度过了最差的时期、避险类资产已经度过了最好的时期。在债券利率方面,预计后续10年期债券利率存在上行风险。

(3)商品市场:国内复工复产明显加快,投资活动已十分活跃,各地消费需求刺激政策不断出台落地;再叠加多数商品价格经过一季度的大跌已处于较低位置,商品市场在5月的表现值得期待。

(4)外汇市场:4月期间,人民币汇率表现稳中偏强。后续来看,人民币汇率还将继续保持稳定。美元指数方面,欧洲和英国央行可能会进一步扩大量化宽松政策,而美联储进一步宽松的概率不高,美元指数可能会进一步走强。不过,国内疫情已接近尾声,国内股债等资产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后续国内经济基本面情况将好于海外,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人民币贬值的空间不大,后续还将继续保持稳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