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宏观8大看点:三重博弈来临
时间:2020-05-06 00:00:00来自:国盛证券字号:T  T

事件:今年“五一”为期5天,大事不少:全球疫情突破360万,特朗普暗示可能向中国加关税;欧美1季度经济负增,全球迎来“失业大潮”;中国假期消费并未报复性反弹;两会召开在即,推出基建REITs等等。

核心结论:疫情与复工博弈+中美博弈+稳增长与稳就业博弈。

看点1:全球疫情继续恶化,特朗普暗示可能向中国加关税。一方面,截至5月5日18时,全球确诊人数突破360万例,中国已得到遏制,美国仍处高位平台,欧洲单日新增逐步回落,新兴市场国家接棒发酵,后续要密切跟踪各国陆续复工是否带来二次反弹。另一方面,5月1日,特朗普公开暗示可能通过提高关税的方式来“惩罚”中国,倾向于认为,特朗普更可能是打“选举牌”,真正要以病毒名义制裁中国难度较大;对于中国,要注意到3月以来国际舆论环境对我国多有不利,建议密切跟踪疫情后国际秩序变化。

看点2:欧美1季度GDP负增,全球经济步入“至暗时刻”。美国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4.8%,欧元区一季度季调后GDP同比增速-3.3%,均创近十年来最低;往后看,预计二季度欧美经济还将继续大幅下滑。

看点3:欧美就业继续恶化,全球迎来“失业大潮”,各国“稳就业”都是重中之重。近6周以来,美国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累计超过3000万人,创有数据以来最高,预计4月美国失业率将升至10%以上;3月欧元区失业率较2月小幅提升0.1个百分点,尚未显现疫情影响;4月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50.2%,我国二季度真实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看点4:全球4月PMI大降,关注中国PMI的四大信号。美、欧、日、韩、巴西、印度等经济体4月制造业PMI都较前值显著回落,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低位甚至创有数据以来最低,预示二季度全球经济将显著承压;中国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50.2%,降幅远超季节性,需求端复苏显著不及生产端。建议关注以下信号:生产恢复可能进入瓶颈期;贸易端形势严峻,二季度可能遭受持续冲击;价格端持续回落,4月PPI仍将为负,关注被动补库;外需大降+就业压力,中国二季度经济难言乐观,逆周期调节力度将继续加码。

看点5:美欧日央行延续宽松,中国Q2将再降息降准。4月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议息会议均维持基准利率不变,都对经济下滑很担忧,总基调明显偏鸽,建议关注:美联储性扩表重心转变,欧央行采取降低TLTRO利率等结构性降息举措,以及日本无上限购买政府债券;根据4.17政治局会议,中国二季度将再降息降准,预计5月14日可能再降MLF利率、5月20日再降LPR利率。

看点6:国内高频:4月需求持续复苏,生产恢复进入瓶颈期,价格普遍下跌;假期消费回暖,但远不及往年。1)需求端:商品房成交、土地成交面积回升,汽车销量大幅反弹,“五一”旅游消费较4月明显回暖,但前4天的国内游客总人数、国内旅游收入仅为去年同时53%、37%,并非“报复性”反弹。2)供给端:工业生产恢复进入瓶颈期。3)价格端:农产品、工业品价格跌。

看点7:国内政策:“两会”召开在即,关注基建REITs和金融委会议。1)今年“两会”定于5月21/22日开幕,可继续关注前期报告《2020年地方两会的7大信号(附20张详表)》,预计翻番将淡化、仍有可能设GDP目标;政策仍是“刺激+改革”并举,逆周期调节力度将进一步加码,重心转为“六稳+六保”,松货币+宽财政+扩基建+松地产+稳消费+稳外贸,制度红利仍可期,尤其是要素市场化改革“十四五”规划。2)基建REITs出台,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双利好。一方面有望盘活存量资产,拓宽基建资金来源,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提高建筑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丰富险资等长线投资渠道。3)5月4日金融委召开会议,突出四大重点:逆周期调控力度有望加大;深化中小银行改革,提高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对资本市场造假“零容忍”;重视金融产品风险。

看点8:假期大类资产表现:5月1日特朗普暗示可能向中国加征关税,引发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全球主要股指均跌超2%,美元指数上涨0.49%,离岸人民币贬值0.70%;国债收益率涨跌互现;原油反弹、黄金小幅上涨。

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演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中美冲突超预期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