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一切代价”保持宽松将是美联储可预见范围的政策基调。
美联储将延续3月前瞻指引中的政策基调,即维持当前利率水平直至确信经济已经受住冲击,并使用各种工具实现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美联储保持长期货币宽松存在必要性:一是当前政策多以疫情在3个月内得到控制为前提假设,实际疫情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要求政策保持宽松至少至疫情完全结束。二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实际是不对称的,当政策转向收紧时效果将很快体现。从央行过往的经验也可以证实,过早的结束扩表将抑制流动性和经济增速的修复。三是政策保持宽松时效果通常低于预期,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剧了这一现状,居民和企业的支出意愿将主要体现在偿还贷款和增加预防性储蓄上。
然而长期宽松并非“万能药”,只有经济恢复才能够真正解决信用问题。正如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所说,由于风险资产多通过无风险资产交易市场进行融资,解决美元流动性是缓解金融体系压力的基础。然而解决流动性问题之后,信用危机无法得到根治。当前美联储所使用的各种工具仅能够起到延缓风险的作用,只有经济恢复才能够真正解决信用问题。
在扩大和延长使用当前政策工具的基础上,引入收益率曲线控制或在未来被列入讨论范围。当前美国财政部发行大量短期国债,若缺乏政府型货币市场基金资金大量流入,短端利差反复将稀释美联储为解决流动性问题所做的努力。为更好地将利率水平保持在低位,引入收益率曲线控制直接盯住短期国债收益率,并配合量化宽松或成为未来的政策选择。并且从日央行的实际经验上看,相比量化宽松的无限期购买资产,收益率曲线控制有助于央行资产购买的可持续性。
风险提示:美国疫情发展超预期、美国货币政策刺激力度超预期、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