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只有约7万人口的边陲小城,4月以来成为我国境外疫情输入重点地区,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截至4月26日24时,累计报告绥芬河口岸输入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80例,其中治愈出院86例。
绥芬河是什么地方?它有怎样的历史?这座百年口岸的诞生和发展,充满着传奇。新时期,闪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绥芬河,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和魅力,英雄的绥芬河人民一定能战胜疫情。
铁路而兴
绥芬河市,名源于水,清代始称“绥芬河”。这一条注入日本海的东北外流河,发源于黑龙江与吉林两省交界之地,在上游群山之中勾勒出一片海拔较低的盆地,这便是今天绥芬河市城区所处之地。
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角,辖区面积460平方公里,总人口7万,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公里。
绥芬河市距对岸的俄罗斯口岸波格拉尼奇内16公里,离俄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仅有190公里,距俄远东自由经济区重镇纳霍德卡也只有270公里。
从绥芬河市出发,可向东通过陆路、铁路连通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群,进而利用海运沟通俄、日、韩乃至彼岸的北美大陆,甚至可以与南方长三角乃至珠三角的国内港口实现联动。
绥芬河市因为中俄交通而生,更因中俄贸易而兴。19世纪末,沙皇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了一条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连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东铁路”。
其中,北部干线为俄-中-俄连接模式,铁路从俄罗斯赤塔转向中国黑龙江省方向,经由满洲里进入中国境内,经海拉尔翻越大兴安岭山脉后,沿途经齐齐哈尔,与南线相汇于哈尔滨,随后继续向东经牡丹江至绥芬河再次进入俄国境内,在波格拉尼奇内与俄国铁路接轨,向东直达符拉迪沃斯托克便可以实现铁水联运。
这条铁路原本打算在当时的东宁三岔口修建,并以东宁境内水系绥芬河作为站名。可修筑中工作人员发现,当地的地质结构并不适合修建铁路,铁路只得向北移动了50多公里,这就是现今没有绥芬河流过的绥芬河市。
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曾与哈尔滨、符拉迪沃斯托克得到同步发展。绥芬河作为中东铁路在中俄边境上的东部唯一口岸,拥有着其他东北城市所不能比拟的交通区位优势。
二十世纪30年代,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个国家的使节和商贾云集于此,文化和经贸交流异常繁荣活跃,五颜六色的各国旗帜林立市区,时称“旗镇”和“国境商业都市”,并获得了“东亚之窗”的美誉。
边贸而盛
绥芬河市有公路、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是我国沿边开放重点口岸和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主通道,也是“一带一路”上的节点城市。特别是中国最北自贸区绥芬河片区成立以来,绥芬河市着力推动对俄合作,在边境贸易领域正实现新的突破。
53岁的孟庆波是绥芬河铁路口岸的一名值班员。“在绥芬河生活了大半辈子,见证了这里越来越繁忙的中俄贸易。”孟庆波说。
记者在绥芬河铁路口岸看到,满载着木材、铁矿粉、煤炭等货物的俄罗斯列车驶入绥芬河铁路口岸。换装站作业区,机器轰鸣,工人们开始换装工作。
孟庆波每天的工作是负责监督俄方列车换装工作,指挥工作人员对俄方货物进行装卸。他说,换装站每天换装大量货物。
伴随着一阵阵响亮的轰鸣声,两列满载俄罗斯云杉板材的回程班列缓缓驶入绥芬河口岸。回程班列分别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哈巴罗夫斯克装车出发,经绥芬河口岸进境最终将抵达郑州圃田和重庆鱼嘴,班列共搭载176个标准集装箱,总重2274.1吨,货值31.3万美元。
绥芬河口岸是黑龙江省唯一的中欧班列进出境口岸,2019全年进出境中欧班列120列、7449个标准箱,货值2.3亿元,其中进境班列107列、6793个标准箱,货值2亿元。目前,中欧班列并没有受到境外输入疫情影响,4月以来发出中欧班列5列,进出口量42.9万吨。
记者了解到,绥芬河市边境贸易连续多年占黑龙江省边境贸易的1/3左右。绥芬河铁路口岸是黑龙江最大的对俄铁路口岸,2019年进出口运量实现1105万吨,同比增长11.8%。
2013年绥芬河市获批中国首个卢布现金使用试点市,这就意味着卢布可以在绥芬河市自由存取,俄罗斯游客可用卢布直接吃饭、购物、打出租车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允许一种外币在中国某个特定领域行使与主权货币同等功能。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大,中俄经贸关系不断密切,两国货物往来频繁,越来越多的中俄商品开始出现在两国市场。
在绥芬河市一家经营俄货的超市内,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满了俄罗斯产的啤酒、糖果、工艺品等,当地市民不出国就可轻松购买到俄罗斯商品。经营俄罗斯蜂蜜的李琳告诉记者,俄产蜂蜜质量好,价格较低,很受国内消费者的欢迎。经营蜂蜜多年后,李琳也开始接触其他俄罗斯商品,她说,中俄贸易在向纵深发展,相关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对两国消费者越来越有利。
疫情期间,绥芬河口岸仍然过货繁忙,果蔬出口是重要部分。绥芬河蓝洋公司总经理王颖冬说,大蒜、生姜、西红柿等是近期出口较多的蔬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