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
要想让“大衣哥”以及其他老实人不被骚扰,都能踏踏实实过上自己愿望中的小日子,恐怕还是要有一些长效机制才行。
“大衣哥”朱之文,是个老实人,这一点,显然所有人都知道。
从2011年一唱而红之后,“大衣哥”仿佛成了“透明人”——家住何地、家有几人、日常起居、兴趣爱好之类的“小秘密”,几乎人尽皆知。从这些持续多年的几乎全方位的“揭秘”中,人们最容易得出的一个“定性”就是,“大衣哥”真是个老实人——货真价实、如假包换。也是,但凡“不老实”一点儿,估计也没人敢跑去行“踹门”之邀。
据媒体报道,4月15日下午,某人酒后想看“大衣哥”,及至朱家门前,见大门紧闭,就和现场另一“蹲守者”一起踹门,未几,朱家门破,“大衣哥”随即一脸“尬笑”地出现在门外众人面前,开始老老实实地和大家一一合影。这种事,应该不是第一次,否则,大家——“大衣哥”、踹门者、围观群众——也不会如此淡定,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许久之前,就有媒体报道,直播跟“大衣哥”合影、直播“大衣哥”的生活……是能赚钱的;有样学样,如此赚钱的人多了,甚而就形成了一个“产业”。虽然自己的价值都被别人变现走了,但从一个比较另类的角度看,“大衣哥”总归还是很有价值的,总围在家门口的那一堆人,就算得上对这种价值的标识。
不过,自己的价值总被认识、不认识的人无偿变现走,关键还是经年累月、没完没了,再老实的人恐怕也有不胜其烦的时候,没有更好的应对良方——这是所有老实人的一个“通病”,就只能更频繁地、更长时间地关上自家的大门,以求免打扰。
但站在一众“变现者”的角度看,这种“不合作”、断人财路的做法,显然很不地道,随之而来的破解之策,当然就一定是不断起哄、叫喊、敲门、砸门、踹门、直到把门踹破。这个变本加厉的“邀请”过程的“总导演”,很不幸,就是“大衣哥”本人:面对每一次“邀请”,时间由短及长、勉力为之的拖延和抗拒而最终又不得不双手高举着妥协,无疑都是对“邀请方”的一种刺激和变相鼓励。越应对、越挣扎,结果越走向愿望的反面,这是所有老实人的另一个“通病”。
老实人之所以是老实人,正是因为身负这样的“通病”;“病根儿”就是太善良、太循规蹈矩、太过把“解脱”自己困厄的希望寄托在“对手方”的理解和自觉上。但不幸的是,现实很“酷”,老实人本能展示出的“老实特征”,其实很类似于动物界的“示弱信号”,反而更容易招致“对手方”几乎本能的“追逐”反应。
其实,老实人“大衣哥”,还是有一些应对之策的。比如,搬家。再比如,干脆自己开通直播,而且是全方位、不间断的直播,这当然就是一种“更不老实”的做法,正主儿搬出了“真人秀”,“二道贩子”当然就很难有市场。
当然,更皆大欢喜的办法,也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大衣哥”成立个演艺公司或者什么“大舞台”、什么“社”之类的机构,天天和“粉丝”泡在一起“秀”,然后有钱大家赚、有肉大家吃,搞不好还能上个啥市之类的……不过,真能办出这类事的人,大约就算不得一个纯粹的老实人。
其实,所有老实人的愿望,差不多都这么简单;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正常的机制下,对这种老实人的简单愿望,都应该、也能够满足。因此,这次“大衣哥”家门被踹破的现场画面在网上刚一流传,当地公安机关就迅速行动,拘留了两个踹门者,无疑是及时的积极之举。不过,要想让“大衣哥”以及其他老实人,从此不被骚扰,都能踏踏实实过上自己愿望中的小日子,恐怕还是要有一些长效机制才行。否则,老实人最终一定会往“不老实”的方向转化而去,毕竟,老实人的出路也只有那么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