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
2020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6.8%,前值6%;3月工业增加值-1.1%,前值-13.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9.5%,前值-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19%,前值-20.5%。
投资要点: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从资本市场的反应看基本在预期之内。总体看来生产修复快于消费。3月份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明显好转,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主要经济体出口等数据仍然未见明显改善,同比仍有双位数降幅。展望二季度,我们认为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及政策加码,经济有望得到修复,但当前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经济仍然面临需求不足、生产成本年上升、产业链受到威胁等问题,在政策对冲执行力度仍未明确的前提下,疫情对消费导向和外贸导向型行业的冲击仍未散去。
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1%,较1、2月份同比大幅改善。从主要行业来看,医药行业、高新技术行业和食品行业表现较好,同比增速分别为10.4%,8.9%和5.7%,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16.1%,分类别来看,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7.7%,融资环境的改善与地方政府差异化政策的试行是房地产投资改善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16.36%,目前主要受两会推迟召开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滞后影响,我们预计后续财政发力二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会快速改善。3月社零消费总额同比增速-19%。分类别来看,与房地产销售密切相关的家用电器、建筑装潢受销售下降影响,同比增速约为-20%左右。汽车销售同比增速-30%,汽车行业产销两弱。服装鞋帽同比增速-32.2%,预计主要受外出需求下降及商场限流的影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4.3%,企业居民外出就餐仍然较少。
展望:结合周五政治局会议的政策方针,我们认为目前经济的核心矛盾在于如何在不确定的疫情冲击中寻找确定性的修复路径。而目前来看修复的主要方式有两个途径,一是政府加杠杆,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体现在基建的重要性的提升以及卫生、环保等民生基础领域投资的强化。二是实现经济层面的“自主可控”。生产端来看稳产业链,上游资源品重保障,核心技术加速创新;需求端来看刺激提振国内消费,抵消海外需求及国内需求下降的影响。
风险因素:疫情快速扩散影响全球宏观经济增速;财政与货币政策落实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