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IMF中国部负责人伯杰尔: 中国财政刺激预计将达GDP的5%
时间:2020-04-1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受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冲击影响,中国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滑6.8%,为1992年发布季度GDP增速数据以来的最低点。不过,伴随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在3月加速,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较前期有显著改善。最早暴发疫情的中国率先走出疫情,中国受到的冲击及复工后的经济复苏,因可能是全球轨迹的“先导”而受到各方极大关注。

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首次线上春季年会期间发布了全球和主要经济体2020年增长预测。IMF预计中国2020年GDP增速为1.2%,2021年将反弹至9.2%。而全球经济的大背景则是2020年收缩3%,2021年反弹5.8%。第一财经在年会期间专访了IMF中国部负责人兼亚太部助理主任海格·伯杰尔(HelgeBerger)。伯杰尔表示,尽管中国3月经济数据有所复苏,但全球需求趋于疲软,“这都对中国二季度的经济情况产生影响,也可能对2020年的后几个季度构成影响。”他同时表示,“所幸我们拥有强大的政策支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对需求端起到提振作用。

伯杰尔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措施至今都较为节制,避免滋生长期的金融脆弱性,尤其是私营部门杠杆率已经较高、房地产市场风险需要警惕。同时,货币政策为财政刺激提供了有利的环境,“IMF今年预计中国将推出可观的财政刺激,规模约为GDP的5%。若经济增速弱于预期,例如,国内需求差于预期或外部风险强化,那么则可能需要更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

多年来IMF也密切关注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在贷款利率LPR改革后,中国存款市场利率改革被各方期待。伯杰尔认为,贷款利率改革的另一个努力方向是让银行和市场参与者在决定信贷供应量和信贷利率方面扮演更大的角色,避免使用指令(directives)。中期来看,下一步应该逐步取消存款基准利率,进一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但他也建议,“为了避免后果,在进行下一步改革前应该预先做好准备,包括增加银行资本、强化银行治理、进一步发展利率对冲工具、缩小存款利率和存款类产品利率之间的差距。”

针对中国资本流入趋势的未来进展,伯杰尔认为,2月以来大幅流入的中国债市资金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在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套利,以及全球风险规避情绪的攀升。随着宏观环境和风险情绪出现变化,资金流可能也会同步调节。针对债务国高度关注的未来债务重组和处置方案,伯杰尔表示,IMF将会支持由债权人所选择的协调模式(modalities)。“全球疫情敲响了警钟,在一个紧密连接的世界里,我们只有合作才能控制疫情。”他说。

全球需求疲软将对中国产生影响

第一财经:IMF预计中国2020年GDP增速降至1.2%。海外疫情拐点难测,全球经济衰退仍将持续在二季度影响中国经济。如何评价中国复工复产后下一阶段面临的挑战?

伯杰尔:此次的疫情暴发是一场巨大的冲击,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是如此。毫无疑问,突如其来的经济停滞将在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上留下印记。在IMF2020年最新预测中,中国GDP增速将仅增加1.2%,而此前IMF在1月时的预测为6%。这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录得的最低增速。

然而,我们预计2021年增速将反弹至9.2%,中国经济活动将逐步回归到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除了中国,今年疫情在全球蔓延,疫情的全球演变都将影响经济情况。随着全球各国都开始经历中国年初经历的这一切冲击,全球需求趋于疲软,中国出口也将下降,这都对二季度经济产生影响,也可能对2020年后几个季度构成影响,所幸我们拥有强大的政策支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对需求端起到提振作用。

第一财经:尽管中国政策空间相较前几轮宽松周期收窄,市场仍预计中国将推出较大的刺激政策来应对冲击,包括发行特别国债。和发达经济体目前推出的刺激政策(主要经济体平均达到10%的GDP)相较,中国的刺激力度相对较低。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刺激的力度?当前什么是政策制定的优先事项?

伯杰尔:中国政策制定者在抗击疫情和支持经济这两大挑战中实现了平衡。中国努力抑制病毒传播,动用强大的资源来帮助受影响的地区,为最脆弱的经济部门和小企业提供援助和信贷支持,缓解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现在中国加速复工复产,中国政府和央行都在积极支持需求复苏,这是正确的举措。我们今年预计,中国将推出可观的财政刺激,规模约为GDP的5%。如果经济增速弱于预期,例如,国内需求差于预期或外部风险强化,那么则可能需要更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

第一财经:全球主要央行再度“不惜一切代价”救助经济。直升机撒钱、公司债购买都已经不存在障碍,甚至美联储通过ETF开始买垃圾债。而中国央行似乎受到诸多制约,尤其是当前债务和杠杆比例仍较高,中国央行应该如何灵活应对,在帮助经济渡过疫情的难关同时也避免滋生未来的另一场危机?

伯杰尔:中国央行在很多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央行为银行和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降低政策利率、加强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来定向帮助小企业。这些措施都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降低疫情暴发造成的经济冲击,也支持了复苏进程。不可忽视的是,若没有央行的帮助,财政刺激反而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