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通胀进入下行通道,不再是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的因素。
重要信息一,疫情造成的需求收缩是通胀下行根本原因
受疫情管制放松影响,食品物流成本下降,以蔬菜、鲜肉为代表的保质期较短的食品价格明显回落。当前来看,疫情对通胀的冲击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复工复产逐步加快,交通物流逐渐恢复,供给逐渐企稳,需求收缩成为影响物价走势的核心因素。
重要信息二,油价暴跌增加输入性通缩压力
3月以来,受OPEC+未能达成减产协议影响,油价大幅下跌,美油已下跌至每桶25美元左右。参考历史,油价下跌对PPI的影响一般有滞后效应,叠加国内需求疲软,预计4月份PPI会进一步大幅走低。
我们提出的疫情冲击通胀三阶段框架得到验证
我们提出的疫情冲击通胀三阶段框架得到验证。我们提出了疫情冲击通胀的三阶段框架,从最新的数据看,都在沿着我们判断的路径走。第一波冲击,全国各地交通管制期间,以供给运输受限影响为主。食品价格结构性上涨。第二波冲击,企业陆续复工至疫情彻底结束前,以需求收缩影响为主,物价有向下压力。第三波冲击,疫情影响结束后,以供给恢复时滞影响为主,物价有再次向上压力。
疫情海外扩散,外需低迷,通缩可能超预期
截止4月10日,海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超过150万例,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根据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全球贸易急速收缩,BDI指数处于低位。未来几个月,我国外贸可能进一步收缩,外需疲软背景下通缩或超预期。
通胀进入下行通道,货币宽松方向不变
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存款基准利率,日前中央发文提到,要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既定方针不变,存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可能没那么快,有可能用利率市场化的方式引导存款利率下降。
风险提示:疫情全球扩散超预期,政策刺激力度不及预期、油价大幅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