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基础上,本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面向世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向一些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分享疫情防控经验。这些奔赴全球抗疫一线的中国专家,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赴塞尔维亚专家组
为精准防控提供帮助
彭志强
“在塞尔维亚危难之际,中国总会以朋友的身份施以援手,塞尔维亚永远不会忘记来自中国的帮助。”当地时间3月21日晚,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率领多位政府官员在贝尔格莱德机场迎接我们医疗专家组一行。武契奇总统这番肺腑之言,依然回响在我耳边。我们深知自己带着祖国的嘱托,更肩负塞尔维亚人民的期望。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全力协助塞尔维亚抗击疫情,这个信念成为我们完成援助任务的最大动力。
为了尽快摸清塞尔维亚疫情防控情况,我们通宵达旦与塞方展开交流,并深入抗疫一线走访,每天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在医院实地走访时,我们进入重症病房,针对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病房的特别之处一一给予指导和建议。塞方同行用手机仔细拍下我们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以及最后进入清洁区的全过程。在大家眼神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想掌握救治经验的迫切心情,以及对专家组的感激之情。
为帮助塞方精准防控,我们把在国内抗疫期间的每一点心得,毫无保留地和塞方分享——
“塞尔维亚目前还处在疫情相对早期阶段,这时候采取措施是最有效且代价最小的”“应该把轻症病人送往医院(如方舱医院)隔离,进行一般性的治疗,如果有病人转为重症,马上转到定点医院集中医疗资源进行救治”“方舱医院的床位设置、布局要合理”……
塞方非常重视我们的建议。武契奇总统、布尔纳比奇总理亲自主持交流会,与我们就每一个决定进行充分交流沟通。目前,塞尔维亚确诊病例数增长较快,且确诊比例较高,说明仍有不少病例没有筛查出来。我们给出加强筛查建议后,塞政府很快宣布,塞尔维亚决定采取更大范围检测,覆盖更广泛人群。
在积极借鉴中国防控经验基础上,塞尔维亚全国上下快速行动起来,将贝尔格莱德会展中心改建成约有3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并投入使用。政府加强禁止多人聚集以及减少出行等措施。“塞尔维亚版方舱医院”也建设得很快。我想,这些举措源于塞尔维亚对我们的信任,他们相信中国防控经验一定行。
援塞期间,无论走到哪里,我们时刻能感受到塞尔维亚人民给予的温暖和照顾。在塞尔维亚人民心中,我们不仅是医疗专家,更是同事、朋友,是手足情深的兄弟。
作为一名援外医生,我十分感谢塞方给予我们的信任,更为中国抗疫方案和经验给塞尔维亚抗击疫情提供了帮助而自豪。守望相助、甘苦与共。中塞人民一定能够取得抗疫全面胜利,携手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本报驻意大利记者韩硕采访整理)
赴意大利专家组
倾囊相授抗疫经验
周华
当地时间4月1日,我们一行13人离开奋战了十几天的意大利,启程回国。回想起这四处奔走的日日夜夜,很多画面和瞬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第二批赴意抗疫医疗专家组主要在意大利伦巴第大区协助防控工作。该大区是意大利经济最发达地区,也是此次疫情重灾区。抵达米兰后,我们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4次到当地医院病房现场沟通;两次走访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贝加莫市;与较远的医院进行3次网上视频交流;走访两个社区;还到两家华人企业现场指导防控,并为华侨华人举行网上咨询会议。我有时凌晨3点醒来,睡不着了就干脆起来梳理工作;每顿饭我们都要多吃一些,忙碌起来真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吃到下一顿饭。
3月26日一大早,我们第二次前往贝加莫市,为乔瓦尼二十三世医院送去K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帽、防护服、隔离衣、防护面屏等医疗物资。一周前我们到此交流时,了解到该院防疫物资非常紧缺,已经有医护人员被感染。看到我们送来宝贵的防疫物资,意大利同行们激动地用刚学会的中文连声说“谢谢,谢谢!”
3月27日,我们前方医疗组、意大利医疗专家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团队(浙大一院)进行了一场跨国连线。“如何能快速准确诊断新冠肺炎患者?”“医务人员如何自我防护?”意大利专家在屏幕前听得非常认真,并抓住细节不断深入提问,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焦急心情。浙大一院的专家将临床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
“感谢你们编写的这本防治手册,我们仔细阅读了好多遍,对我们救治患者帮助太大了!”我们刚走进米兰萨科医院的会议室,意大利专家就拿出由浙大一院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编写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册》,向我们致谢。意大利专家对防治手册如获至宝。伦巴第大区防控中心小组成员达尼洛·塞雷达专门发来电子邮件,表示这些意大利语版防治手册给他们抗击疫情带来重要指导和希望。他们高度重视并对手册进行了专项研究,将很快向大区内所有医院全面推广。
意大利防疫物资紧缺,我们带来的医疗物资备受欢迎。物资交付摩德纳大学医院时,现场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