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扰动明显年初财政收支同比大幅负增
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32亿元,同比下降9.9%,上年全年值3.8%,上年同期值7.0%;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350亿元,同比下降2.9%,上年全年值8.1%,上年同期值14.6%。
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8.6%,上年全年值12.0%,上年同期值-2.3%;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下降10.4%,上年全年值13.4%,上年同期值110.0%。
主要观点:1-2月财政收入增速创下金融危机以来同期最低值,反映疫情导致的各项经济活动放缓、政府加大减税力度和PPI通缩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政府财政压力上升,各地项目复工、开工延迟,也制约了财政支出发力空间。同时,疫情对财政支出结构亦产生较大影响,卫生健康支出增速加快,基建类和其他民生类支出增速普遍大幅放缓。此外,疫情期间土地供应减少,房企拿地谨慎,拖累政府性基建收入大幅负增。
展望3月,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地区加快复工复产,各项经济活动好转,将带动相关税种收入增速有所反弹。不过,受国内疫情防控手段仍未完全撤回,以及疫情全球扩散影响,3月其他各项经济活动将难以恢复到疫情前增长水平;同时,油价暴跌背景下PPI通缩将进一步加剧,加之疫情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滞后影响的显现,以及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这些因素将继续拖累财政收入增长,3月财政收入或难以摆脱负增。支出方面,财政收入承压将继续制约支出发力空间,但支出结构将有所调整,基建类支出将出现明显反弹。后续为稳定就业形势,托底经济增长,财政政策还需进一步发力,在收支矛盾凸显的背景下,预计今年财政赤字率将提高至3.2%-3.5%,专项债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和准财政工具的作用也将适时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