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1-2月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8.3%
时间:2020-03-28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1-2月部分连续生产的行业以及民生保障行业利润仍然保持着逆势增长。1-2月份,烟草、有色、油气开采、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1.5%、28.3%、23.7%和2.2%。...

“复工成本有可能比停工的损失还要大。”作为江铃汽车一家上游供应商的负责人,娄展(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其工厂已在2月复工,但他一直处于提心吊胆之中。

娄展的情况并非个例。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了38.3%。

受访专家指出,突发疫情对企业正常开工与排产造成重大影响,多地延长假期,2月份企业整体处于逐步复工当中,工业生产销售显著下降。PPI持续在低位徘徊,叠加防疫物资不足、物流不畅,抬高了企业成本,企业利润或受双重挤压。

值得注意的是,像娄展这样的电子、汽车等离散工业企业利润下滑最为明显,前2月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化工等重点行业利润分别下降87.0%、79.6%、68.2%和66.4%。

专家认为,相较于流程工业,产业链更长的离散工业需要协调上下游乃至国内外的供应链,复工难度更大,而在复工之后,工业企业还将不得不面临疫情带来的收入下降、需求不足的问题。

工业企业利润下降近四成

数据显示,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07.0亿元,同比下降38.3%。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张卫华指出,利润下降是因为工业生产销售显著下降。为有效防控疫情蔓延,今年全国春节假期延长3天,20多个地区推迟10天开工复产,企业正常生产时间普遍大幅压缩,同时2月份复工复产企业受各种因素制约,生产水平尚未恢复正常,导致企业生产销售均出现明显下降。

受此影响,此前公布的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了13.5%,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同比下降。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工业运行研究室副主任江飞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月初,不少企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人员流动、物流运输、防疫物资供应等方面存在困难,整个2月份,工业企业都在缓慢复工之中,开工不足肯定会影响企业利润。

此外,成本费用的上升也挤压了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张卫华表示,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未恢复正常生产,但用工、折旧等成本及各项费用刚性支出不减,同时防疫成本却在增加。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4.19元,同比增加0.85元。

娄展的情况印证了这一点,按照当地政策要求,工厂复工必须有充足的口罩等物资准备,如果企业上报给所在工业园区的复工人数为100人,要按每人2个/天,储存15天以上的量才允许企业开工。

“随着全国复工率的不断提高,口罩很难买到,消毒液等其他防疫物资费用也在攀升,疫情期间,员工的隔离成本更是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的成本。”

工业品价格的下降也削减了企业的利润。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2%。重点支柱行业产品出厂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化工下降4.3%、煤炭开采下降4.1%、电子下降2.2%、电力下降0.9%、汽车下降0.6%。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所工程师张亚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工业领域的通缩在去年底已有明显好转,但在2月份,受疫情影响,一些工业企业停工停产,需求减弱,全国PPI同比增速由上月的上涨0.1%转为下降0.4%,进而压制了当月的企业利润。

她认为,3月份工业企业复工情况明显好转,这或将为工业企业利润的改善提供支撑。

汽车等行业受影响最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从行业上看,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化工等行业利润下降最为明显,前2月上述行业降幅分别高达87.0%、79.6%、68.2%和66.4%。

张亚丽表示,上述行业大都是离散工业,其共同点是供应链特别长,需要协调上下游企业同步复工复产,“比如汽车行业上下游涉及很多零部件企业,上下游之间紧密相连,其复工的协调难度就很高,任意一个链条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上游的需求以及下游的供应,供应链不畅导致了全行业利润的下降。”

工信部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研究员陆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仅湖北省就有汽车零部件企业近1.2万家,占全国比重13%。而每辆汽车大概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个车企都有几百家一级供应商和上千家的二三级供应商,受疫情影响,2月国内零部件工厂供应中断,直接导致了全球汽车巨头企业减产甚至停工。

值得注意的是,1-2月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96.3亿元,下降53.6%,在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降幅最为明显。

江飞涛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外资企业的产业链是全球化布局的,供应链较长,生产复杂度较高,因而受疫情冲击更为明显。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钢指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13.6%左右,中国产业链不仅集中在加工、装配、组装等环节,零部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强,在手机、汽车等行业中,中国的中间品供给能力愈发重要,因而前者受此次疫情的冲击也较严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