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简评:中国增长回到5%将需要多大的财政宽松力度?
时间:2020-03-30 00:00:00来自:中金公司字号:T  T

中央政治局于周五(3月27日)召开会议,指出“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可能的措施包括“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1。在上周对GDP下调的报告中,我们分析了海外疫情升级对增长的冲击、及财政纾困可能推出的“组合拳”2。然而,对财政扩张支持经济力度的估算中,需要区分被动和主动扩张的部分、及其对提振增长的不同意义。本文中,我们重温对财政扩张力度的量化分析框架,再度为读者拆解我们预测中的潜在的财政纾困力度和途径,并就“全年增长提振至5%以上财政赤字需要扩张多少”这一“代数题”进行假设性的探讨。

随着海外疫情和隔离措施全面快速升级、今年2-3季度海外经济收缩幅度或将超出2008-09年的水平。最新估算,全球新冠疫情对中国全年GDP的影响可能将上升至7-8个百分点。在此前的研究中,我们提出“悲观情形”下,预计外需大幅收缩将对中国GDP产生3-4个百分点的冲击——彼时“悲观情形”的假设包括全球疫情未能及时受到有效控制、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且实体经济现金流压力出现向金融市场传导的迹象3。而从目前全球疫情和金融市场的走势观察,此前的“悲观情形”正成为现今的“基准情形”,具体看:

据1-2月的经济数据更新我们对疫情影响的评估,1季度“抗疫”、短期经济“暂停”可能拖累全年GDP增长3-3.5个百分点。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速大幅下降至-20.5%,考虑到同期CPI同比为5.3%、社零“量”的降幅更大。同时,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中金日度开工指数显示4,1月月均产能利用率在90%左右,2月、3月分别在45%和75%附近——即3月产能利用率较1-2月平均水平仅有个位数百分点的增长。由此推算,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很难回到正区间。综合考虑,我们上周将1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速下调至-9.3%。鉴于去年1季度经济扩张6.4%、且1季度GDP占全年比例约22%,由此得出,国内抗疫对全年GDP增长的拖累约3.3个百分点。

海外疫情多点爆发、抗疫全面升级,可能再拖累中国全年增长3-4个百分点。在此前设定的“悲观情形”下,外需将拖累中国GDP增长3-4个百分点。从目前美国、欧盟以及亚洲的疫情发展和抗疫力度观察,全球经济2季度大概率面临严重衰退、短期实体经济收缩压力可能高于2008-09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近期各国国内交通、服务消费以及国际人员流动等方面高频指标均显示,短期内全球经济活动剧烈收缩,速度和幅度均高于2009年低点——上周全球酒店入住率约26%,而金融危机期间的低点仍有50%左右;国际航班数量1个月内降四成;餐厅就餐人数几乎趋0——这些现象都是现代经济史上前所未见的。

在此背景下,我们上周将2020年GDP增速预测下调至2.6%,这一预测中已包含了“广义财政赤字率”扩张6-7个百分点的假设。换言之,若未考虑广义财政赤字的扩张,我们对GDP增速的预测更低。具体看:

1.我们预计(中央)一般公共预算与(地方)政府性基金的“周期性”财政赤字率合计将扩张3-4个百分点——即“被动”、无扩张效果的赤字扩张部分。按照财政收入对实际增长以及价格指标5的历史弹性,我们分别测算了在有/无疫情状况下的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财政基金收入在2020年的增长路径(其中不考虑财政赤字的“主动”扩张,如针对疫情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随着企业盈利和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放缓,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均会自然减速。具体来看,在新冠疫情和PPI大幅下滑的双重影响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减收幅度约2.4个百分点的GDP、(地方)政府性基金减收幅度约1.1个百分点的GDP。假设2019年的财政支出增速为无疫情状况下的趋势增速,我们测算一般公共预算的“周期性”

财政赤字将扩大约2.1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的“周期性”财政赤字将扩大约1.4个百分点。

2.因此,在基准情形下,去除上述“被动扩张”部分,我们预计财政赤字率主动扩张约3个百分点,即赤字扩张中真正的“财政刺激(fiscalimpulse)”、可提振增长的部分。

3.财政“主动”扩张3个百分点,有望对冲上述疫情对经济7-8个点影响中的约4个百分点;由此,基准情形下全年GDP增速仍将较此前下降3-4个百分点——以上推断假设财政刺激在中国的乘数效应(fiscalmultiplier)略高于1、即与美国的水平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套预测中,我们假设在国内纾困政策的提振下,2020年2-4季度平均GDP增速恢复至5.5%;考虑到本次“百年一遇”疫情对海内外供需的巨大冲击,这一预测已经绝谈不上悲观。

如我们近期报告中所详述的,政策执行层面或将通过政府和“准政府机构”融资扩张、减税降费、盘活低效广义财政储备等多管齐下6,支持“广义财政赤字率”明显扩张。具体而言,在广义政府融资层面,我们预计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可能上升、今年有望启用特别国债、总地方债额度将明显扩大、政策性银行债可能扩容、另外,不排除推出政府疫后纾困专项债的可能性7。同时,在盘活广义财政“储备”层面,可能的措施包括:1)目前已经推出的社保降费将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