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疫”
欧元区各国也在近日纷纷表示,将采取行动应对疫情造成的危机。欧元集团(Eurogroup)主席马里奥·森特诺(MarioCenteno)在3月24日的欧元区成员国电话会议后表示,建议正式采用欧洲稳定机制(ESM)来帮助各国应对危机,希望在下周前能够有具体信贷额度的细节。
据媒体26日报道,欧洲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25万例。在不断升级的疫情冲击下,欧洲经济触及历史低点,并有日益恶化的危险。
标普在3月26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新冠病毒的爆发将使欧元区2020年经济衰退2%,如果欧元区的封闭措施持续长达4个月,那么衰退的程度可能为10%。
最近几天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也很惨淡。当地时间3月24日IHSMarkit发布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综合PMI初值达到该数据自1990年代末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为20年来最低。
伊福研究所所长福斯特(ClemensFuest)在25日发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邮件中表示,德国公司对未来的展望从未像现在这样暗淡,对当前局势的评估也急剧恶化,德国经济正步入衰退。而德国一向是欧元区经济的火车头。
这都将对刚刚展现出复苏态势的欧元区经济再次造成冲击,机构预计欧元区的经济将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严重衰退,并且可能至少持续两个季度。IHSMarkit预计,欧元区将在二季度迈入衰退,国际金融协会(IIF)将欧元区2020年的经济增速从预期1.2%下调为负,为-4.7%。
欧元区各国也在近日纷纷表示,将采取行动应对疫情造成的危机。欧元集团(Eurogroup)主席马里奥·森特诺(MarioCenteno)在3月24日的欧元区成员国电话会议后表示,建议正式采用欧洲稳定机制(ESM)来帮助各国应对危机,希望在下周前能够有具体信贷额度的细节。
出口受挫工业制造领域雪上加霜
德国伊福(ifo)经济研究所3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已经坍塌,从2月份的96.0暴跌至86.1,这是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跌幅,也是2009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伊福研究所在上周四(3月19日)曾做过ifo商业景气指数的初步统计,当时预计3月份指数为87.7,但3月25日的数据表明,德国的企业对于企业前景的预期更加暗淡。在诸多细分行业当中,唯有食品零售和药店的企业对行业前景保持了乐观水平。
伊福研究所预测主管TimoWollmersh?use表示,由于历史上尚且没有可以与目前情况参照的事件,能够采取怎样的行动,并且产生效果是很难预测的,也没有经济指标可以估计大流行会造成怎样的整体经济后果。
“当前可采用的指标充其量反映了2月份的情况,但是3月份ifo商业环境的历史性崩溃表明,第二季度的经济下滑程度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Timo说。
IHSMarkit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姆森(ChrisWilliamson)也在前述欧元区3月PMI数据公布后表示,整个欧元区的商业活动在3月份崩溃,跌幅甚至超过全球2008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水平,随着各国采取越来越严厉的措施遏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法国、德国乃至整个欧元区经济都出现了严重的低迷。
IHSMarkit首席经济学家菲尔·史密斯(PhilSmith)则表示,3月份的数据表明,德国的GDP可能在今年一季度环比下降2%,随着遏制疫情暴发的措施不断升级,也应该对第二季度的经济下滑做好准备。
法国财政大臣布鲁诺·勒梅雷(BrunoLeMaire)在3月24日称,目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或许只有1929年的大萧条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目前商业活动只以正常情况下25%的水准进行。
福斯特在3月26日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德国经济的核心领域正在遭受强烈冲击。3月份德国ifo出口预期暴跌至-19.8,2月份为-1.1。
福斯特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正在让全球贸易放缓,跨境贸易变得越来越困难,作为一个出口型国家,德国的感受最为强烈。此外,这种出口预期的下降在一些领域尤为显著,比如说汽车工业、机械工程等,纺织业也受到了强烈冲击。
目前,包括丰田、标致雪铁龙、雷诺等在内的车企已纷纷宣布关闭位于欧洲的部分车厂,并将视欧洲疫情进一步发展情况决定是否关闭其他工厂。其他产业也逐步跟进,不断关闭的工厂让整个产业链面临危机。
一名汽车产业链企业人士25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2月份以来,原本就因疫情影响而对欧洲车企供应材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最近叠加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之间的石油价格战对原材料的影响,占公司30%左右收入的车品部门对2020年的整体预期已经恶化。
“很多原本要出口的订单被取消了,目前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恢复时间点。”该人士说。该人士所在的企业为全球车企提供车用改性材料等产品,2019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超过10亿元。
大型汽车制造商的停工,也让包括德国汽车线束系统制造商莱尼(LEONIAG)等欧洲本土供应商公司前景更加不明,这些企业业务在疫情发生前便已缩减。
莱尼在当地时间3月24日表示,公司将逐步关闭在欧洲、北非和美洲的生产,在德国的生产也将引入“短工”,以应对订单下降带来的影响。此外,莱尼还将接受德国政府的提议,申请财务援助,以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
9国呼吁欧盟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