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其实只是全球市场的一点“外伤”,而真正的“内伤”在于杠杆的攀升和资产泡沫的膨胀。当资产价格下跌过程中,杠杆不断被“拆除”,破产违约也会陆续出现,当前还没有看到这些现象。
1、病毒是市场的“外伤”。回溯近期的走势,美股的暴跌开始于2月24日,主要是新冠病毒疫情在海外不断发酵,引发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和企业盈利的担忧。而原油额外减产协议失败,油价暴跌,对风险资产相当于“雪上加霜”。
2、杠杆是市场的“内伤”。07年次贷危机的时候,美国居民加高杠杆买房,将财富配置在房产泡沫上;而过去十多年,美国居民部门加杠杆不多,而是将财富直接或者间接配置在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债券的泡沫上。虽然标的不一样,但泡沫都是相似的。
3、短期重点并不是信用,而是流动性。短期来看,美国股市的大跌很大程度上是泡沫从“追涨”的模式转向了“杀跌”,资金踩踏离场。而美国债市的问题,更多在于恐慌带来的流动性问题,重点还不在信用。流动性风险也同样波及了避险资产,甚至出现了“美元荒”。
4、全球震荡何时结束?还在第一阶段。当前还处于底层资产——股价、垃圾债下跌的阶段,目前还没有看到企业的违约,金融机构的危机,似乎还处于危机的第一阶段。后续高杠杆投资金融资产的资产管理类金融机构,可能会出现破产违约的情况,仍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救市最重要的环节是“接盘”
问题资产,而美联储和政府部门的措施更多是隔靴搔痒,作用不大。海外经济金融形势震荡,国内也会受到冲击,短期避险为主,保存实力,等待机会。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贸易问题,经济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