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世界资产观·系列四:当下海外问题的交流看法
时间:2020-03-20 00:00:00来自:华创证券字号:T  T

问题1:美联储贴现工具是无限最终贷款人,为啥还有问题?

该工具的鸡肋之处在于:流动性不紧张的时候没人用,流动性真的紧张的时候没人敢用,真到危机时刻,还是需要启动TAF补丁。

问题2:美国银行体系缺流动性吗?

不缺。首先,银行距离美联储出水口最近。目前美联储的给“量”政策,都是针对一级交易商与银行为主(个别大的投行也在其中)。交易对手仍然比较聚焦,“宽松量”给得也比较有针对性。其次,最显著证据是3月12日以后回购认购不满,表明并不是很缺钱。

问题3:银行体系既然不缺钱,就是流动性错配,到底哪里缺钱?

三种市场缺钱——平仓和降仓压力下的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流动性紧张;离岸美元流动性紧张;商业票据市场流动性紧张。证据是欧日美元掉期点(currencybasis)与cpspread都走阔到危机高点。

问题4:共同基金对冲基金为何平仓降仓呢?

因为偶然因素股债商齐跌,破坏了全部资产配置策略,资产相关性陡升,不管是对冲还是风险平价策略都失效,只能出售资产回补流动性和保证金,于是出现了螺旋负反馈,这种负反馈在量化交易占比高的背景下,加速地更快更猛烈。

问题5:资产价格波动这么大,为什么无法缓和呢?

没有人做波动率的对手盘,没有提供足够的波动率对冲产品,造成了波动率居高不下。

问题6:既然银行有钱,非银和离岸缺美元,为什么钱流不过去呢?

首先,恐慌之下所有机构都有避险效应;其次,次贷危机后银行监管趋严,有国别敞口的顾虑,危机之下对离岸拆借并不友好;再次,原油价格暴跌和全球贸易陡落,全球贸易顺差国的美元量回落,离岸美元循环出现问题;最后,金融机构平仓是普遍的,也需要平仓欧洲、日本及新兴市场的敞口,就形成了卖出全球资产兑现美元回流美国的客观事实,也是欧日美元掉期点走阔的基础。

问题7:CP的风险大吗?会不会形成新的风险点?

需要关注,但目前CP规模仅有2008年危机时一半,叠加危机后美国监管趋严,目前风险联动性低于2008年水平。

问题8:那么连起来的故事链条式?

海外偶然下大类资产类别同步性增强→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平仓减仓→量化交易模式下加速资产价格循环跌→全球非美资产遭到抛售回流流动性→叠加贸易恶化冲击离岸美元流动性→全球普遍美元掉期走阔(缺美元)→全球汇率普跌美元升值破百。

问题9:人民币是不是也会面临贬值压力?

人民币汇率短期面临波动,但冲击情况好于欧日。好的一面,因疫情出境游停止,预计形成每个季度4000亿人民币左右的缓冲池;贬值波动的一面,近期的贬值主要原因并不是外资流出而是我们增加购买(企业复工采购购汇、中美协议执行、增加原油储备、中间价定价机制)。

问题10:日元不是避险货币属性吗?为什么现在也在贬值?

危机初现时都是日元先贬值,海外先降低日元资产仓位,美元回流美国,形成日本离岸美元稀缺,掉期点走阔;危机继续发酵,随着海外仓位降低完成后,拆借日元投资美元资产的日元资金由于套保成本上升,旧swap掉期到期再滚动的时候成本激增,借日元投美元的套息交易无法覆盖套保成本后,开始出现平仓,日元资金抛售海外资产形成日元回流美国,出现美元贬值和日元升值,危机继续深化,日元升值的避险属性才显现出来。从这个逻辑讲,有可能目前还没到最黑暗的时刻,这也是为何美联储着急与欧日加英瑞等国进行货币互换,帮助其解决离岸美元紧张的问题,否则最后继续演化伤的是美国自己。

问题11:有什么信号去跟踪全球流动性的缓和和资产价格的缓和?

三个信号:欧日美元掉期能否收窄(表明离岸美元紧缺有效缓和)、美股中开始出现个别逆势上涨的强势标的(情绪开始反转的信号是从抄底个别股票开始的)、大类资产的同涨同跌打破开始出现相关性的降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再次开始有效)。

目前的全球资产价格危机如何收尾?哪些可能结果?

五种情景推演——1、疫情出现拐点,经济即便变差,资本市场会重回基本面,重新找到定价的锚。2、疫情无拐点,美国国会修法允许美联储购买ETF和美国企业信用债,直接入场干预资产价格。3、资产价格跌到无仓可平,特别是有绝对成本下限的商品,大类资产重新开始出现分化,波动率出现对手盘。4、全球更大范围的携手比如中美包括其他国家创摒弃前嫌协同合作的高光时刻,可大幅提振市场信心。5、产业链破坏,疫情超预期,逆全球化加剧,大萧条式滞涨。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扩散超预期。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