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1-2月工业、消费、投资均创下或接近同期历史最低,从当前数据看一季度GDP增速亦会较低。
1-2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13.5%,过去30年工业数据低点分别是1990年1月的-21.1%、2009年1月的-2.9%、2018年2月的-2.1%。消费同比-20.5%创历史新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24.5%,历史上基本上没有负增长。
从3月截至16日的日均发电耗煤50.4万吨看,3月的工业运行尚未完全恢复;用电量和工业营收等数据显示往年1-2月一般占一季度的60%左右。1-2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13.5%,以3月工业增加值-2%至6%这个宽区间测算,则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在-9%至-5%左右的区间。
近年来工业GDP增速与工业增加值增速一般是1倍的关系(去年全年是1.0倍,过去8个季度基本在1.0-1.07倍之间);而在第三产业正常情况下,GDP增速会略高于工业GDP增速(过去三年在0.3-0.8个点的区间),而当前第三产业GDP增速应亦同样比较低。所以从当前数据看一季度GDP增速会比较低,不排除负增长。
工业部门除油气开采、烟草制品外增加值都是负增长,其中黑色有色冶炼、公用事业降幅略少,其余部门均降幅较高。
分行业看,1-2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分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1%,烟草制品业增长6.9%。39个行业负增长,其中增速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的-16.0%,纺织业-27.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1.1%,通用设备制造业-28.2%,专用设备制造业-24.4%,汽车制造业-31.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8.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4.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8%,降幅略低的部门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5%。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4.5%,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新兴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样下降比较明显,制造业投资无论新旧总归有顺周期性;新基建引导结构的前提是稳住总需求。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16.3%、制造业投资同比-31.5%、采矿业投资同比-3.8%、基建投资同比-26.9%。
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6.5%和-20.8%,降幅略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的-24.5%,但整体亦是显著负增长。一季度供给约束对所有行业都有约束;但就制造业投资的特性来说,无论新旧,一般不会逆经济周期。一是产业之间是一个相互关联、互为需求的体系;二是在预期经济收缩的时候,产业资本风险偏好也会更低。所以新基建引导结构的前提是稳住总需求。
与高频数据信号基本一致,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近40%。同期房地产开发自筹资金约-15%的增长,定金及预收款约-24%的增长,新开工面积约-45%的增长,这意味着在年初销售回款压力下,地产投资本身亦压力不小。
1-2月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长-39.9%,这一增幅与高频数据特征基本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1-2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增速为-17.5%,其中国内贷款为-8.6%,相对降幅并不高;相对降幅较大的是自筹资金,同比-15.4%;其他资金增长-22.2%,其中定金及预收款增长-23.9%。
同期新开工面积增长-44.9%,施工和竣工面积增长分别为2.9%和-22.9%。
整体来看,在年初销售回款压力下,地产投资本身亦压力不小。
城镇调查失业率上行至有数据以来最高的6.2%,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亦较低,显示疫情冲击下就业压力较大。中小企业贡献80%以上的就业,就业和中小企业实际上是同一问题;而中小企业问题的根源在需求。
城镇调查失业率上行至6.2%,这一指标自2018年创设以来,主要运行区间一般是4.8-5.3%。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为40.2小时/周,也是历史新低。
这显示疫情冲击下就业压力较大。
一般来说,规模以上企业不会大幅度裁员,中小企业就业数据波动弹性更大;而中小企业又贡献80%以上的就业,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就业问题和中小企业问题是同一问题。
中小企业问题的根源在需求。前期报告《需求缺口、固定资产投资与新老基建》中,我们指出,“中小企业大量分布在外需、固投两大产业链的下游,且多处于无差异产品为特征的完全竞争市场,因此对需求下行耐受度低。
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但需求仍是一个根本”。
统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点:(一)全年发展目标要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怎么设定;(二)“下一步一系列更大力度的对冲政策”;(三)“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政策是明确的”;(四)“适当地提高赤字率是有空间的”。
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统计局综合统计司司长毛盛勇介绍2020年1-2月经济运行情况。从发布会内容来看,有几点是值得关注的:
(一)统计局指出,“至于说全年的发展目标是多少,我们还要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怎么设定,只要设定好了,我想全国人民都要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工作,去努力完成这个目标任务”。
(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