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决胜2020之目标篇-如何理解经济增长目标?
时间:2020-03-13 00:00:00来自:中信建投证券字号:T  T

春节后政策重心逐步从防疫往稳增长方面倾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十三五规划制定了一系列量化指标目标。经济方面,十三五目标体系主要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几个维度展开,其中前三个维度直接与经济总量规模指标相关。

经济发展维度中,经济增长指标受关注程度最高。我们估计,如果稳增长政策能够使2020年全年经济增速回归合理水平,最终数据的呈现则可能达到了翻番目标。

创新驱动维度中,每万人专利拥有量、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十三五既定目标。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目标尚有待完成,按照名义GDP100万亿的基数估算,实现研发投入强度目标需要2020年增加投入约1500亿研发经费,考虑到近期政策表态提出要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这些领域或成为增量研发经费投入的主要方向。

民生福祉方面,我们认为,由于十三五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已经提前完成,2020年新增就业目标的制定只需结合当年实际情况制定,而无需冲量。全年经济增速目标或结合一季度经济增速弹性制定。如果一季度经济增速尚可,全年有望完成翻番任务,则2020年经济增速目标可以制定为“5.5%-6%”或“5.5%左右”,这样可以使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充分兼顾经济翻番与稳就业。

如果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坑”过大,那么5%可能是2020全年经济增速需要守住的及格线,在“保5”的基础上争取更好成绩,尽量接近翻番目标增速。“保5”的意义除整数关口外,更重要的或在于守住1100万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如果全年经济增速破5%,则全年新增就业人数恐难以达到1100万的规模。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由于疫情导致2020年经济增速回落压力加大,短期内通过做大分母的稳杠杆方式更加难以实现,而在分子端,由于稳增长促投资需要货币信贷政策保持扩张性,通过限制债务融资增长的稳杠杆方式也缺乏可行性。考虑到社融存量增速对经济增速的领先关系,2020年稳经济或需要社融增速保持相对平稳、而非顺周期回落,预计全年杠杆率可能适度上升,但尚不至于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