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研究新冠疫情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十三五”经济目标,分析后续房地产投资的合意增速。结果显示,为完成经济目标,2020年2-4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不应低于9%,年内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政策空间。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整体底部+分线分化。当前中国房地产周期处于底部区间。2015-2019年房地产周期持续时间较长,由于2016年棚改及去库存政策导致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房地产销售大涨,而三四线及以下房地产销售面积占65%-70%,因此三四线城市销售厚尾导致本轮房地产周期整体厚尾现象严重,厚尾则意味着透支未来消费空间。
一二线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出现分化,分线分化不仅导致整体房地产厚尾现象,而且改变了未来房地产分析和投资的逻辑。更加合理的分析框架为:将一二线和除一二线之外的分别来看,之后将二者加总。未来一二线城市销售下行,三四线下行后有上行趋势。
二、内外部冲击和“十三五”任务:房地产政策空间较大。中国经济周期很大程度即为房地产周期,中国增长指标(GDP、工业增加值)跟房地产投资较为同步。房地产弹性较大,房地产调控对于完成“十三五”任务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兼备。
(1)通过3种方法推算若完成“十三五”目标需要多少房地产投资。完成“十三五”目标需要2020年增长约5.6%,房地产投资约7%。
(2)受疫情影响,且考虑房地产周期本身特征,假设1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为-5%。则2-4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须达到9.7%,才能完成“十三五”需要的房地产投资规模。
(3)另一个角度,假设因疫情影响2020年1季度GDP同比为3%,若完成“十三五”则需要2020年2-4季度GDP增速达6.3%,相应的2-4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应达到9%,政策空间依然存在。
因此,要完成“十三五”目标,无论从房地产本身角度还是从GDP逆周期调控角度,2020年房地产调控空间都非常充分。
三、房地产调控政策工具及时点:充足必要。房地产调控工具主要有资金(首付款、房贷利率)、税收(契税、印花税)和供给(保障房、准入制度)等。未来因城施策政策较大的发挥空间即在于供给方面。房地产调控时点大都为销售数据底部区间。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