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全球"抗疫"三连考 中国答卷新思维
时间:2020-03-0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全球抗疫,接连三场大考:隔断传播、恢复生产、刺激需求。首轮大考,中国经过艰苦卓绝努力率先扭转疫情。下一步,面对全球产业链脱节和需求衰退风险,中国经济“抗疫”答卷该如何书写?相较于2008年的4万亿,和美联储目前的大降息,中国应考虑采取定向扶持+改革的新思维,可对中小企业和居民返还2019年部分所得税;中美携手降关税、加速开放;城市化2.0建设聚焦重点城市群公共卫生保障,增建4万张医院床位,增设40万名医学院奖学金,实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全球面临三场大考考场一,公共卫生应变。面对疫情,如何采取公共卫生反应。中国过去一个半月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扭转局面,当前疫情已率先有受控迹象,交出了首轮大考的答卷。当前更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和各国应对情况。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疫情还在发展的中段,而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也有初期蔓延征兆,未来数周发现的感染人数可能显著上升,是继续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震的原因。笔者总结了全球疫情发展和公共卫生应变的两种情形,三剂“药方”:

药方第一剂:采取隔断措施,削弱感染力度。大摩全球医疗团队的分析人员建模了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海外各国纷纷采取遏制病毒措施,即“中国模式”,因此境外的传染轨迹可参考中国境内湖北省外的经验,因为这些举措已被中国(以及新加坡)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及时隔断,减轻传播率,确保当地医疗系统不过载。在这一理想情形下,3月中下旬开始,韩国、意大利等国的疫情可能见顶回落,美国、西欧其他国家则可能要到4月份才能见到拐点。第二种情形,海外国家可能认为病毒的致死率不高,因此并未采取类似中国的超常规举措,疫情传染可能更持久,难以短期被遏制。

药方第二剂:疫苗或者特效药。一旦特效药被证明广泛有效,即使感染病例仍不断上升,致死率将大幅下降,全球对于疫情的担忧就会大为缓解。当前临床测试的各类药物之中,被寄予厚望的瑞德西韦,在武汉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将在4月27日公布。至于疫苗,制药商Moderna首批快速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将在4月底进行人体试验,以确定是否有效,初步测试结果可能在六七月才公布。两者皆存在着不确定性,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神药奇迹。

药方第三剂:如果既不能及时采取遏制措施隔断传播,又缺乏特效药或疫苗的突破,那只能“靠天”,寄希望于进入4-5月份天气转热之后,能否显著抑制病毒传播。目前东南亚炎热地区的案例,似乎无法完全确认这一猜测。

综上所述,3-4月份是决定全球疫情转向的重要关卡。初期,美国和西欧当地的病例数将显著上升,但3月下旬意大利和韩国的新增感染人数或许会出现拐点。4月则有可能成为转折点,因为届时特效药临床测试,天气逐渐转暖。在此之前,笔者预计各国政府会继续升级公共卫生的应对举措,包括境内境外的旅行限制,取消和延迟商务活动和会议,采取地区级别的隔离措施。

考场二,供应链韧性。对全球经济而言,供应链冲击的影响甚于各国消费受压。生产活动受到的干扰不仅会影响中、韩、日等当事国,还会通过全球供应链对其他国家造成溢出效应。短期内,销售端的库存尚可弥补一部分生产损失,但如制造业生产受干扰的时间超过4-6周,那么高度一体化的供应链就会有脱臼风险,其溢出效应令全球大范围受冲击。所以,笔者不同意前期市场上流行的一种观点:“本次疫情海外市场完全无痕,说明产业链的压力测试已顺利完成”。正相反,我们的调研显示,中国和亚洲在全球产业链中举足轻重难以替代,目前全球产业链已崩得很紧,一旦周边国家的疫情未能及时受控,复工进度慢,全球经济和市场可能面对第二轮冲击,又传导至到疫情刚有企稳势头的中国,风险不容忽视。

我们采用微观调研+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了产业链的压力测试,对市值达27万亿美元的857家跨国公司做了暴露情况调研,通读了所有跨国企业近期的财务报告、电话会议纪要内容。基本结论是,如果全球疫情一个月内受控,3月下旬之前,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生产链全复工,则对全球产业链的传导效应还是可控的。但如果疫情有反复,复工的进度延缓,比如说持续到二季度,则全球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对跨国企业的营收和全球市场都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目前已有43%的企业表示,目前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和产品供应已面临困难,且如果未来一个月产能不能完全恢复,接近86%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

有57%的企业表示,他们能暂时从备胎厂商勉强找到一些供应,属于短期权宜之计。超过1/3的企业表示,短期内找不到备胎来代替中国的零部件。

对盈利的影响上,2/3的企业表示,对全年营收的影响2.5个百分点,但是也有1/5左右的跨国企业表示,这个冲击可能高达年度销售的2.5-5个百分点。受影响最大企业集中在三个板块:科技,消费,工业原材料。

结论是,如果各国一个月内疫情受控,中国和亚洲主要经济体全面复工复产,则全球产业链所受冲击尚可控。否则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陡增,考验各国的政策刺激空间。

考场三,经济刺激的空间。如上所述,疫情各国蔓延,透过三个维度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