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稳定增长 助力经济“抗疫”
时间:2020-02-21 00:00:00来自:海通证券字号:T  T

2月20日,央行公布1月金融统计数据:1月新增社融5.07万亿元,同比多增3883亿元;M2降至8.4%;人民币贷款增加3.3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9亿元。我们的观点是:社融稳定增长,助力经济“抗疫”。

政府债券贡献社融多增。1月新增社融5.07万亿元,同比多增3883亿元。主要贡献是地方债提前发行,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5913亿元,而对实体发放人民币贷款3.49万亿元,同比少增744亿元;外币贷款折合同比多增170亿元;表外融资同比少增1600多亿元,主因去年同期未贴现的承兑汇票基数高;股票融资同比多增32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少增964亿元。

中长贷延续多增。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3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9亿元。居民贷款增加约6341亿元,其中居民短贷同比少增约4000亿元,居民中长贷同比多增500多亿元;企业贷款增加2.86万亿元,同比多增2800亿元,截至1月企业中长贷和短贷仍在持续改善,分别同比多增2600亿元和178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少增约1500亿元。1月下旬新冠疫情影响扩大,但春节前夕生产大多停止,疫情对1月企业信贷影响不大。

货币增速短期回落。1月财政存款增加4002亿元,同比少增1335亿。1月M2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8.4%,M1同比回落4.4个百分点至0%,M0同比升至6.6%。今年春节在1月末,而去年在2月初,货币增速回落或与春节时间错位有关,节前企业活期存款减少而居民持有现金增加。

社融增速稳定,助力经济“抗疫”。1月社融存量增速持平在10.7%。疫情发生后,货币政策加强了逆周期调节,一方面,下调逆回购和MLF利率10BP,投放充足流动性,量价配合,资金利率维持低位,并进一步引导LPR报价下调;另一方面,采取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加强对重点企业和地区的信贷支持。我们预计,在疫情冲击明显消除前,防疫仍是最重要的工作,货币会阶段性维持宽松。

往后看,疫情影响地产销售和居民出行消费,2月居民部门信贷或将有所回落,但考虑到融资成本下降以及加大对重点防疫企业信贷支持,企业信贷受到的冲击幅度应该有限。而随着2季度之后疫情有望得到控制,融资需求也将重新释放,经济增速届时仍有望回升到6%左右。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