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起,中央企业开始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春节无休的“急先锋”,陆续进入更多员工复工阶段。按照国资委党委统一要求,央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正全力以赴保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2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世堂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央企生产型子企业复工复产率超80%。
上证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抗疫保障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之外,央企在重大项目保进度、投资和并购重组,以及新订单中标履约等方面,亦不断取得新进展。
抗疫情:央企扩产转产保供应
抗击疫情央企跑在前,从诊治药品、医疗设备、疫苗研发等涉药企业“抢效率”;到医用口罩、防护服面料、消毒剂等医卫原料“速扩产”;煤、电、油、气、通信等基础产品保供应;还有储备、贸易、物流、建筑等全链条多环节,处处都有央企“主力军”的身影。春节以来,相关央企单位已连轴运转,迅速扩产转产。
首先,生产口罩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石油石化制品聚丙烯。目前,中国石油正在满负荷地稳定生产医卫原材聚丙烯。截至2月7日,独山子石化、大连石化、兰州石化等六家企业相关装置均维持高负荷稳定运行,全力组织医用料生产。截至2月7日中午,中国石化已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即将进入设备安装程序。据初步估算,到2月10日,中国石化助力新增口罩产能13万片/日;3月10日,实现新增产能至100万片/日以上。
医用产品的消毒杀菌工作也是重要环节。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从1月27日起,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所有辐照灭菌企业,免费为运往武汉地区用于防控疫情的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面罩等提供辐照消毒灭菌服务。据悉,在北京原子高科金辉辐射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一件医用防护服生产出来后的灭菌时间,已能够从两周缩短到一天。该公司是中国同辐旗下新三板公司原子高科的控股子公司。
在保障药品市场供应上,截至2月10日,作为国内大型的输液、抗病毒和慢病药品生产企业,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双鹤各个生产基地陆续提前复工,旗下已有12家单位全部或部分恢复生产,复工人数近3000人。截至2月10日,腹膜透析液复产率85%。双鹤利民、京西双鹤、佛山双鹤、晋新双鹤、海南双鹤、华润赛科、湘中制药、万辉双鹤等生产单位或部分车间均相继复产。
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央企大数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电科集团旗下电科云公司为疫情防控部门研发了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密切接触者测量仪”,打造最权威、最全面的疫情防控数据资源池。目前,该平台已部署在国务院“互联网+监管”平台上,有关地方政府正在试用。该平台可按照确诊人员信息、同户密接、同住密接、火车密接、飞机密接、汽车密接等维度,为各地方各部门提供有力的支撑。
国投智能旗下的美亚柏科则研发出了一套适用于全国相关政府部门开展工作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监测”专项工作平台。平台除了具备展示全国疫情传播趋势,分析各省疫情态势,查询通行信息外,还具备确诊人员综合分析、紧密接触人员挖掘和一体化联动三大特点,实现新冠肺炎疫情可追溯、可预测、可视化和可量化。
保进度:重大项目按时交付
一手抓疫情防控物资保供,一手抓改革发展稳定,是当前很多央企的共同要务。承担着国家重大项目的央企,正全力保障着项目进度和按时交付。
在抓改革谋发展方面,2月10日,国家能源集团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出台六项扎实举措,要求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紧密跟踪形势变化,突出工作重点,做好“十三五”收官,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扩大有效投资,抓好优质项目、重点工程开发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处僵治困和治亏扭亏力度,完成“机关化”专项整治等改革任务。
中国电子集团旗下深科技是全球第一大独立内存制造商金士顿、占全球硬盘市场份额76%的希捷和西部数据等行业巨头的重要供应商,由于该业务行业的特殊性,公司一旦停产将会对全球行业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深科技在春节期间持续生产,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维持生产经营持续不间断,满足市场需求。
在重大项目保进度方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序推进型号任务。2月5日,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文昌发射场,并计划于4月中下旬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执行首次发射任务。目前,工作人员正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中国商飞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奋力推进型号研制。2月10日,中国商飞的浦东基地与大场基地两地有序复工复产。按生产计划,总共10架ARJ21在浦东、大场两地同时开展部装、总装工作。C919大型客机相关生产工作同步开展。
稳效益:生产恢复新订单入手
作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央企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亦在尽力保障全年计划经营目标的实现。
春节期间,中国石油实现油气产量同比双增,生产经营稳健运行。据集团披露,1月24日至2月1日,中国石油国内原油、天然气日均产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2%和12.6%。同时,公司加大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中国船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