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专题报告:建议采用“补工资”的方式支持社会服务业度过难关
时间:2020-02-07 00:00:00来自:中金公司字号:T  T

综述

社会服务业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解决就业岗位最多、中小企业最多、消费波动的承受能力最弱。在此次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受损也最重,但体现出了很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担当。我们建议给予这些行业与工资支付挂钩的“所得税抵扣额度”补贴,达到稳就业、补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效果。

出发点、政策建议及优势分析

以资本市场较为关注的餐饮、零售、快递、酒店为例,这四个行业是第三产业的主力军,解决了全国1/4的就业岗位。2018年底,全国就业人口77,586万人,其中第三产业35,938万人,占比46.3%。

表中覆盖的餐饮、酒店、零售、快递行业就业人数合计18,733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4%。而且,这些行业企业发展迅速,我们估计截止目前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例又有所提高。

这些行业直接服务于消费者,疫情中受损最为严重,但很多公司都积极捐款捐物、承担疫情期间的员工工资。目前这些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是:营业停滞,收入直线下降,正常发放工资、支付租金的情况下,固定性成本并未降低。如果得不到帮扶,很有可能影响到工资发放和用工数量。另一方面,业内企业捐款捐物,奋战在外卖加工配送、保障食品日用品消费、物流配送第一线,门店及时停业,延长假期,支付员工假期工资,关怀员工家属的各项需求。

我们建议:针对这四个就业大户行业,以2020年1季度支付工资的一定比例,给予企业“所得税抵扣额度”补贴,允许它们在2020年其它季度用这一额度抵扣应纳税所得。当然,疫情发展尚待观察,补贴哪些行业、补贴的工资区间是一个季度还是某几个月、补贴的具体比例、所得税抵扣额是否可沿用到2021年等,均可酌情而定。

以上与工资挂钩、减免税收的补贴政策建议,其优势是:直接补就业、补民生,从而达到促消费的乘数效应,而且数据清晰、易执行。

政策建议效果测算

通过对餐饮、零售、快递、酒店行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收入、盈利和缴纳所得税等数据的汇总和估算分析,我们模拟了允许在其应纳税所得中抵扣1季度工资20%-30%的情况,四个行业合计能够获得100亿元-149亿元的税收减免。

以员工人数近10万人的海底捞测算,我们预计其2020年一季度工资约20亿元,在此鼓励政策下它能够获得1~1.5亿元的税收补贴。

小结

我们的建议或有不成熟的方面,希望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思路和数据方面的参考。稳就业就是补民生,相信在众志成城的努力下,消费复苏指日可待。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