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大研究院任泽平贺晨石玲玲刘宸王孟嫫
事件2019年12月28日,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运用,人民银行就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有关事宜公告。
解读
一、核心观点:
我们在市场上最早提出“经济形势严峻”“该降息了”,引发市场降息大讨论,我们认为“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整个国民经济”。
730政治局会议释放“不一样的宽松”信号,8月17日央行推动LPR改革以降低实体经济利率,9月16日通过全面降准+定向降准投放基础货币9000亿。9月20日,央行LPR改革后迎来第二次报价,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下降5个BP。11月5日央行调降MLF利率,11月18日央行4年来首次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1月20日下调1年期、5年期LPR利率报价,12月18日4年来首次下调14天逆回购利率。12月28日宣布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面对“应对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防止通胀预期发散”,货币当局把稳增长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本次存量贷款利率换锚旨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两轨并一轨”,先增量、后存量渐进式改革,有效保障了贷款合约基准的平稳转换,主动为实体经济降成本打开新空间。8月17日央行公布的LPR改制方案仅针对新增贷款,12月末近90%的新发放贷款已经参考LPR定价,好于预期。此次LPR换锚转向存量贷款是对LPR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落实。此外,此前“小步快跑”式降息仅针对新增贷款,并未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9月末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6月末不降反升2BP。本次存量换锚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推动实体企业降成本。
具体来看,存量浮动利率贷款换锚具备三大特点:统一定价锚、方法可选、差异化定价居民房贷和企业贷款利率。从时间节点来看,2020年8月31日后,LPR将成为新增、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统一定价锚,届时贷款基准利率或退出历史舞台。从定价方法来看,存在固定利率和LPR加点两种选择,由金融机构和贷款客户协商决定。从差异化定价来看,住房贷款利率最早在2021年初下降,企业中长期贷款在协商原则下短期内不具备大幅下行空间,且取决于银行和企业的议价能力。新方案延续房地产调控思路,继续巩固房地产与实体企业之间的“防火墙”,落实“房住不炒”政策基调。
从影响来看,实体经济是本次换锚的主要受益者,但换锚本身并不意味着存量企业中长期贷款利率立刻下行,居民房贷短期维持平稳,但预期改善有望促进消费和实现“三稳”,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有待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力。对企业而言,由于企业贷款定价是参考LPR的期限品种、加点数值等由借贷双方按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受益程度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议价权。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严峻、信用分层,民企和小微企业议价能力不强,短期内受益程度仍待观察。对居民而言,2020年换锚后的存量房贷利率将持平于2019年既定利率,但预期改善有望促进消费和实现“三稳”。对商业银行而言,贷款合约切换将降低其资产端收益率,净息差收窄将对信用扩张带来压力,未来或将通过定向降准、降低政策利率、支持银行补充资本金等措施配合银行降负债成本,进一步引导LPR下行。
预计中国经济将在2020年前后再下台阶,步入“5”时代。每个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都有一个主要矛盾,要抓主要矛盾,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关键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短期经济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需加强逆周期调节,财政、货币、汇率等政策协同发力,财政优于货币,货币优于汇率。长期矛盾是供给侧改革不到位、全要素生产率有待提高,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通过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开放释放微观主体活力,重振中国经济信心。
建议2020年货币政策进行正常的逆周期调节,不大水漫灌,该降息降息,通过小幅、高频、改革方式降息,引导实际利率下行。疏通利率的传导机制,改善流动性分层,消除所有制歧视,纠偏房地产融资过紧,对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给予重点保障,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
二、12月28日,央行宣布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本次换锚具体规定了时间节点、定价方法,并差异化区别商业个人房贷和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定价准则。
“两轨合一轨”,2020年8月31日后LPR利率将成为统一定价锚。
从转换时点来看,新增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自2020年1月1日起必须锚定LPR,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自2020年3月1日开始,原则上要求在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这意味着2020年8月31日后,贷款基准利率将退出历史舞台,LPR成为统一定价锚。
从定价方法来看,存量定价基准转换存在两种方式,由金融机构和贷款客户协商决定。一是转换为LPR加点,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加点可为负值,反映传统模式下的利率折扣。二是转换为固定利率,定价基准只能转换一次,已处于最后一个重定价周期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可不转换。利率下行周期下,预计贷款客户选择LPR加点的概率更大,从而享受LPR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