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年末财政数据暂时平淡
时间:2019-12-18 00:00:00来自:广发证券字号:T  T

报告摘要:

11月财政收入累计增速持平,单月增速低于上月。一是非税收入基数抬升;二是税收收入在低基数下仍然增速下降,略低于预期。

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上月小幅回落4个百分点至4.5%。一是税收收入增速在低基数背景下仍较上月有所回落,不及预期,绝对规模亦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二是非税收入增速受基数抬升影响,增速中枢整体下移。具体来看,11月税收增速回落6.4个百分点至1.7%;非税增速小幅回升3.3个百分点至13%,但仍明显较前期40%-56%增速明显放缓。

从收入进度来看,11月收入进度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全年1-11月收入进度较去年同期放缓1个百分点,主要受二季度拖累所致。这意味着若2019年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要达年初预算水平,需调用更多规模的存量结转结余与调入资金。

税收收入的下拉力主要为增值税;而企业所得税、国内消费税边际贡献也均较前期转弱;除减税影响外,8-10月偏弱的经济估计存在一定滞后影响。

从几大主要税种来看,11月税收收入增速偏低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占税收比重约三分之一的国内增值税降幅扩大3.8个百分点至-9.7%,拉低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幅3.6个百分点;第二,企业所得税增幅下降15.9个百分点至13.9%、国内消费税增幅下降48.5个百分点至60.9%、地产相关税种增幅均有所下滑,因此本月合计占税收收入比重约为45%的相关税种收入边际贡献较上月转弱。仅个人所得税、进口环节税、关税增速有所回升,但这些主要受低基数因素影响,参考意义较小。

除减税降费效应仍在的因素外,前期经济表现偏弱对税收收入应也存在一定滞后影响。

受收入端约束,公共财政支出增速处于回落区间,基建类支出继续下行,仅环保类支出保持相对较高增速。

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降幅较前期进一步扩大至-3.4%(前值-0.5%),主要下拉力为基建类支出(-11.6%,前值-11.6%),其中城乡社区-27.9%(前值-57.2%),农林水事务3.2%(前值-6.5%),交通运输-9.8%(前值-0.1%),仅环保支出仍保持相对较高增速6.1%(前值28%)1。

从支出进度来看,可比口径下11月财政支出进度较去年同期小幅放缓,更不及历史同期水平,但1-11月支出进度较去年同期加快约1个百分点(1-10月加快约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年内财政支出节奏前倾显著,挤压下半年支出空间,累计支出增速基本呈现逐月放缓趋势。

11月土地出让金收入仍维持高增长;政府基金性收支两端绝对规模均强于历史季节性。土地市场的韧性明显偏强。

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仍录得较高增速16.6%(前值16.4%),与上月基本持平,除低基数原因外,绝对规模也高于历史同期水平。政府性基金的主要组成部分,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速也呈现同样的特征,11月该项收入增速录得17.7%(前值16.5%),亦强于历史季节性。这一现象自今年6月以来较为显著,与地产市场的相对韧性不无关系。

11月政府性基金支出端增速由正转负,主要原因为高基数效应。11月累计收支缺口较前期小幅缩窄545亿元至7896亿元,这一缺口于年末决算时将由专项债收入21500亿元补足,剩余约13600亿元预计将主要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以平滑公共财政收支差。

年末财政数据没有太大想象空间;从全年支出进度递推,12月财政支出增速估计仍不会太高。财政的主要看点在跨年之后。

根据季节性,年末的12月往往是财政支出规模较高的月份。但由于今年财政节奏前倾明显,12月的不含财政调节项的支出力度估计会弱于历史同期季节性:简单测算下,若全年财政支出恰好完成年初预算水平,则12月支出数预计约为16800亿元,弱于历史同期;若全年财政超支3%2,则12月支出数预计约为23500亿元,仍略弱于近五年平均水平25200亿元。

而且去年12月位于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后,财政超季节性比较明显(财政支出增速达22%以上),高基数之下,今年的同比数据似乎很难太高。

今年提前下达的专项债额度,真正使用也要到明年初。财政部要求各地尽快将专项债券额度按规定落实到具体项目,做好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早发行、早使用,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

所以年末财政数据会相对平淡,看点仍待跨年后。我们倾向于认为明年初财政空间将有所打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今年三季度后,地方政府投资意愿回升明显,项目储备也比较早。前期专项债新政、项目资本金新规的影响也要到新一批的专项债使用才能出来。

在年度财政展望报告《蓄势待发》中,我们指出,宽财政预计将主要通过扩大专项债规模、提高专项债中投向基建比例、国内贷款(含政策性银行)支持地方重点项目等广义财政路径;此外亦不排除其他新增融资渠道,如复出的PSL等。专项债规模预计将提高至2.6万-3.4万亿元。我们粗略测算广义财政资金从理论上可支持基建增速修复至7-8%。

核心假设风险:经济下行超预期,财政政策刺激超预期。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