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宏观动态
美国非农就业大增,改善市场悲观预期。在全球景气指数PMI“底部”反弹的过程中,谁也不愿意数据的呈现悲观。上周五公布的美国11月新增非农就业情况大超预期,显示出短期经济韧性的特征,降低了市场对于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预期。
周期底部回升的过程伴随着风险的增加。上周美国对多国进行了贸易坏境收紧的动作,对外战线的进一步延长或是其内部压力的外溢,或是在周期错位之下降低资金流出的选择。
美日贸易协议在日议会得到通过,但中美之间依然是全球关注的风险焦点,11月智利会议取消之后,12月15日加征关税之前能够改善依然充满不确定。
中国政治局会议“保稳定”,释放了政策阶段性边际转变的信号。16年开始的“经济供给侧”增加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家的不确定性,18年开始的金融供给侧叠加外部环境的恶化,加剧了经济回落的压力,随着“收官之年”到来,“保稳定”意味着在防风险之下需要促增长,改善市场预期,对于基建的着重,对于市场的稳定。稳定之下,提升投资机会。
全球宏观定位
定位:全球经济从周期的底部继续回升,但是改善的延续仍需看到美国信用周期下行平稳不失速和外部冲突继续保持低对抗两个条件的同时成立。目前我们认为需要等待中美阶段性信号的进一步明确,推动周期向同步指标传导。
周期:(一)库存周期。美国库存延续高位下行过程,非美库存仍在低位未现回升,预期的库存周期继续高位回落。(二)产能周期。中美期限利差均呈现出继续扁平化的特征,显示出周期向上改善的过程仍未出现,在需求——无论是经济内生需求,还是财政逆周期的需求——向上的可持续性较低的环境下,产能周期下行的风险仍未解除。
宏观策略
中期维持周期准备向上的宏观交易策略,配置关注当前尾部阶段下行提供的空间(风险资产强于避险资产);短期交易关注同步数据低预期的景气冲击,方向维持报告《缺乏触点、底部延续》的宏观空头思路(避险资产强于风险资产)。
风险点:底部风险释放低于预期,导致宏观预期修正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