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场权威债务、杠杆数据解读,只有债务周期不会说谎!
基本结论:
第一,实体部门10月末债务余额同比增速录得10.6%,低于前值10.8%,结构上看,最近三月(8-10月)情况相似,即家庭和政府负债增速持续下降,非金融企业负债增速在连升两月(8-9月)后,10月在高位平稳运行,且结构不断改善。
在政策选择上,我们维持之前的判断,“现在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进一步刺激融资规模,而在于如何有效运用前期积累的信用创造(等待盈利底的形成)。”(详见《量价背离,谁主沉浮——6月全社会债务数据综述》,2019-7-16)我们维持此前的观点,即在政策转紧之前(目前尚未看到政策转紧的信号),并不认为本轮实体部门加杠杆已经结束,但从现有数据上看,按照本篇报告里的统计口径,年内实体部门负债增速超过6月、再创新高的概率已经很小。我们维持之前有关“本轮实体部门负债增速底部确认在2018年11月”的判断,之前预期其领先经济见底1-2个季度,受中美贸易摩擦冲击,中国本轮实际经济增速见底的时间点可能被推迟到三季度。
第二,具体来看,家庭部门负债增速下行至15.4%,低于前值15.9%,再创2017年4月以来本轮下行周期的新低;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下降至16.7%,低于前值17.0%,短期贷款余额增速大幅下降至12.2%,大幅低于前值13.3%。我们仍然倾向于判断,家庭部门债务余额增速未来会震荡下行,向名义GDP增速靠拢,对应房地产弱周期。
第三,政府部门负债增速在10月下降至11.3%,低于前值11.7%,与我们之前的判断一致;从高频数据上看,11月政府负债增速或能出现小幅回升,截止目前,我们并不认为政策开始趋势转紧,但本轮政策在刺激方面保持了异常的克制,超出我们的预期。
第四,非金融企业负债增速连升两月后平稳运行,继续录得8.3%,保持在去年12月本轮上升周期以来的最高水平,从结构上来看,亦继续改善,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连升三月至11.4%,票据融资余额增速则继续大幅回落。PPI在连续三个月环比负增长后,连续两个月环比正增长(9-10月),此外我们预计10月PPI同比也已经触及底部,盈利底的出现将有利于非金融企业正常融资需求的恢复。
第五,金融机构方面,还需后续数据验证,目前基本判断10月货币政策较9月基本保持中性偏紧,未现放松,11月有望和财政政策一道,出现小幅的边际松弛。
第六,资产配置方面,在政策放松预期证伪之后,股债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短期来看,11月政策边际上的松弛可能会同步利好股债。但就中期来看,我们仍然维持之前的观点,在三季度中国的实际增速和通胀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到达)底部,未来中国经济有望迎来一个小的上行周期,在政策转紧前,多股空债仍然是大方向。